鼻咽癌海綿竇侵犯調強放療后放射性顳葉損傷的臨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19 18:17
本文關鍵詞:鼻咽癌海綿竇侵犯調強放療后放射性顳葉損傷的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討海綿竇受侵的局部晚期鼻咽癌行調強放療后發(fā)生放射性顳葉損傷的臨床特征、MRI表現(xiàn)、放療劑量和預后。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0例行根治性調強放療的海綿竇受侵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統(tǒng)計放療計劃中患側顳葉受照射的總體積和劑量體積D_(1 ml)、D_(max)、D_(mean),并隨訪所有患者治療后的情況,分析發(fā)生放射性顳葉損傷后的臨床特征、MRI表現(xiàn)及預后。結果 10例患者均行根治性調強放療,患側顳葉受照射的總體積為(104.31±13.091)ml,D_(1 ml)為(78.657±2.918)Gy,D_(max)為(78.298±3.498)Gy,D_(mean)為(29.488±8.891)Gy。全組患者于治療后2~4年出現(xiàn)放射性顳葉損傷,其MRI表現(xiàn)均為T_1WI高信號強化結節(jié)或片狀強化灶,T_2WI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帶。隨訪至2016年8月,2例患者死亡;2例臨床癥狀較重,遷延時間長,治療后癥狀改善不明顯,且MRI仍可見強化灶和水腫帶;2例患者經(jīng)對癥處理后臨床癥狀及MRI檢查均明顯好轉;4例患者病情趨于穩(wěn)定,其中2例患者的恢復期MRI提示小囊性灶形成。結論 海綿竇受侵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調強放療后發(fā)生放射性顳葉損傷與腫瘤侵犯范圍、靶區(qū)勾畫范圍、顳葉受照射的體積及劑量有關。
【作者單位】: 南通市腫瘤醫(yī)院放療科;江蘇省腫瘤醫(yī)院放療科;
【關鍵詞】: 鼻咽癌 海綿竇 放射性顳葉損傷
【分類號】:R739.63
【正文快照】: 1 210009江蘇省腫瘤醫(yī)院放療科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易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且病理類型多為低分化鱗癌,所以放療便成為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手段。隨著放療技術的進步,調強放療廣泛應用于臨床,7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1]。但是放射性損傷,
本文編號:10626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062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