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S患者行心肌血運重建后的MACE風險:一項包含18457例病人的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14:25
本文關鍵詞:MetS患者行心肌血運重建后的MACE風險:一項包含18457例病人的Meta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代謝綜合征 血運重建 Meta分析
【摘要】:背景: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是一組代謝紊亂癥候群,在Met S患者中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發(fā)病率較高。目前血運重建術是CAD治療的主要有效手段。但是,Met S對心肌血運重建術的預后影響尚存在爭議。本文擬通過Meta分析探討Met S患者因CAD行血運重建術后再發(f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風險,同時分析不同血運重建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我們對Pub Med和Embase數(shù)據(jù)庫進行電子檢索。文獻納入標準為:1)研究人群為CAD病人;2)暴露因素為Met S;3)主要結局為MACE;4)研究類型為隊列研究;5)結果以風險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形式表示或可以從文章所給數(shù)據(jù)中推算出HR及95%CI值。無論異質性大小,Meta分析數(shù)據(jù)合并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利用亞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評估不同因素對合并結果及其穩(wěn)定性的影響。此外,通過漏斗圖及Egger’s檢驗對納入文獻的發(fā)表偏倚進行評估。本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是MACE,次要結局指標為全因死亡率。結果:本文共納入18個隊列研究,包含18457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Met S與CAD患者接受血運重建術后MACE風險(HR 1.47,95%CI 1.26-1.72,I2=46.4%,PH=0.016,P0.001)及全因死亡率(HR1.58,95%CI 1.29-1.92,I2=45.6%,PH=0.075,P0.001)呈明顯正相關關系。此外,通過亞組分析結果及排除單個研究的敏感性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本研究的總體合并效應值穩(wěn)定可靠。此外在依據(jù)不同標準進行的敏感性分析中發(fā)現(xiàn),Met S增加MACE的風險(HR 2.12 95%CI 1.53-2.95,I2=0,PH=0.929,P0.001)及全因死亡率(HR 1.28 95%CI 1.02-1.61,I2=0,PH=0.577,P=0.03)的影響在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中依然存在。但是,不同血運方式進行血運重建時發(fā)現(xiàn),對于接受冠狀動脈旁路搭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及藥物洗脫支架植入術(drug-eluting stent,DES)的患者,Met S并不會增加血運重建術后MACE風險(CABG:HR 1.31 95%CI 0.81-2.11,I2=74.8%,PH=0.019,P=0.275;DES:HR 1.12 95%CI 0.57-2.21,I2=73.9%,PH=0.004,P=0.739)和全因死亡率(CABG:HR 1.36 95%CI 0.84-2.21,I2=82.3%,PH=0.004,P=0.213;DES:HR 1.43 95%CI 0.81-2.52,I2=76.3%,PH=0.015,P=0.223)。針對主要結局指標MACE,對納入的18個研究進行檢測,漏斗圖及Egger’s檢驗表明納入文獻間無明顯發(fā)表偏倚(P=0.202)。結論:Met S可以增加CAD患者行血運重建后的MACE風險和全因死亡率,而且在非DM病人中也存在這種效應。但是,接受CABG或DES的CAD患者并不受Met S的影響。因此,對Met S的積極預防和治療對接受血運重建治療的CAD患者極其必要。此外,對于合并Met S的CAD患者應當建議將CABG和DES行血運重建作為首選治療方式。
【關鍵詞】: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代謝綜合征 血運重建 Meta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54.2
【目錄】:
- 英漢縮略語名詞對照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3
- 第一章:材料與方法13-17
- 1.參考標準13
- 2.納入排除標準13
- 3.文獻檢索13-14
- 4.文獻篩選及結局定義14-15
- 5.數(shù)據(jù)提取15
- 6.質量評價15
- 7.數(shù)據(jù)分析15-17
- 第二章:結果17-33
- 1.文獻檢索及篩選結果17
- 2.納入研究的一般特征17-25
- 3.質量評價結果25
- 4.主要結局:MetS與MACE的關系25-29
- 5.次要結局: MetS與全因死亡率的關系29-33
- 第三章:討論33-37
- 1.研究主要發(fā)現(xiàn)33
- 2.機制探討33-34
- 3.亞組分析結果解讀34
- 4.敏感性分析結果解讀34-35
- 5.臨床應用35
- 6.研究缺陷35-37
- 全文總結37-38
- 參考文獻38-44
- 附錄44-46
- 文獻綜述46-53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4-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大一,李瑞杰;血運重建方式的合理選擇[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0年06期
2 Safley D.M.;House J.A.;Laster S.B.;S.P. Marso;徐永城;;外周血管內血運重建后患者癥狀、功能和生活質量改善的量化分析[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心臟病學分冊);2007年07期
3 韓雅玲;;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運重建臨床療效的評價[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0年06期
4 劉樹珂;夏勇;;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再次血運重建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4年04期
5 Held C.;Tornvall P.;Stenestrand U.;劉少偉;;于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入院14d內行血運重建對曾行冠狀動脈搭橋的患者1年死亡率的影響[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心臟病學分冊);2007年07期
6 ;心源性休克病人早期血運重建可提高1年生存率[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1年02期
7 翟,
本文編號:8886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8886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