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橫韌帶和板股韌帶的MRI觀測及臨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08-29 05:23
本文關鍵詞:膝橫韌帶和板股韌帶的MRI觀測及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膝關節(jié) 半月板 脛骨 磁共振成像 膝橫韌帶 板股前韌帶 板股后韌帶 假撕裂征
【摘要】:目的明確膝橫韌帶(TGL)及板股韌帶(MFL)的正常MRI表現,建立由此所致外側半月板假撕裂與真撕裂的鑒別方法,為術前正確判斷膝關節(jié)外側半月板真、假撕裂提供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關節(jié)外科因骨性關節(jié)炎、運動損傷及滑膜炎等,行膝關節(jié)MRI檢查且關節(jié)鏡排除半月板真性撕裂101例患者的影像資料,其中男60例,女41例,平均年齡42(18-75)歲。行MR多序列、多平面掃描,觀測TGL、MFL影像解剖學特征及外側半月板“假撕裂征”出現率,應用x2檢驗對“假撕裂征”出現率行性別及側別間比較。結果在MRI矢狀像上,脂肪組織在TGL、MFL的中央腱性附著部與外側半月板前、后角之間形成線樣高信號裂隙,稱為外側半月板前、后角“假撕裂征”。在本組101例受檢者膝關節(jié)中,TGL在MRI上的出現率約67.3%(68/101),其中有2例易誤判為外側半月板前角假撕裂,TGL所致外側半月板前角“假撕裂征”出現率為2.9%(2/68)。MFL在MRI上的總出現率為91.1%(92/101),板股前韌帶(HL)的出現率為13.9%(14/101),其中有1例易誤判為外側板月板后角假撕裂,HL所致外側半月板后角“假撕裂征”出現率為7.1%(1/14);板股后韌帶(WL)的出現率為77.2%(78/101),其中有16例易誤判為外側半月板后角假撕裂,WL所致外側半月板后角“假撕裂征”出現率為20.5%(16/78)。外側半月板“假撕裂征”出現率在性別、側別組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結論根據TGL及MFL在MRI上的形態(tài)、走行方式及外側半月板假撕裂的方向、位置,并結合MRI矢狀面及冠狀面進行觀測,可有效鑒別外側半月板前后角撕裂的真假屬性,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關鍵詞】:膝關節(jié) 半月板 脛骨 磁共振成像 膝橫韌帶 板股前韌帶 板股后韌帶 假撕裂征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445.2;R684
【目錄】:
- 個人簡歷3-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英文縮略詞表9-10
- 前言10-11
- 資料與方法11-13
- 結果13-15
- 討論15-17
- 結論17-18
- 附圖18-25
- 附表25-28
- 參考文獻28-30
- 綜述30-45
- 綜述參考文獻41-45
- 致謝或后記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吳日明;鄧柏杰;;膝橫韌帶損傷致前膝痛(附10例報告)[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2年01期
2 金理正,朱f^,周吉林,呂寒冰;膝橫韌帶和板股后韌帶的解剖觀察[J];解剖學雜志;2001年05期
3 程子亮;章作銓;梁碧玲;;3.0T MRI 3D掃描對膝橫韌帶的觀察[J];解剖學研究;2014年01期
4 于春水,李坤成,韓悅,廉宗o,
本文編號:7515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7515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