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歲絕經后骨折女性骨代謝指標及其和骨密度的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50-60歲絕經后骨折女性骨代謝指標及其和骨密度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絕經后女性 骨折 骨代謝指標 25羥維生素D3 骨密度
【摘要】:目的1、探討50-60歲絕經后女性骨折中骨代謝指標的變化,為預防和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性骨折提供理論依據。2、探討上海浦東地區(qū)50-60歲絕經后女性骨折中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及其與骨密度、及其他骨代謝指標相關性。方法1、選擇2014年7月~2015年6月因骨折在上海浦東新區(qū)公利醫(yī)院骨科行手術治療的50~60歲絕經后女性60例[平均年齡為(56.7±3.3)歲],按絕經后年限分為絕經后0~5年[平均年齡為(54.5±3.3)歲]和絕經后5~10年[平均年齡為(58.8±0.9)歲]兩組,每組各30例。檢測患者身高、體重及25羥維生素D3、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Ⅰ型膠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及尿I型膠原氨基末端肽等骨代謝指標。比較兩組間一般情況、骨代謝指標的差異。2、選擇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因骨折在我院骨科行手術治療的50-60歲絕經后女性90例(平均56.7±3.34歲),采用美國GE公司Prodigy雙光能X線骨密度檢測儀檢測患者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按骨密度分組:骨質疏松組、骨量減少組及骨量正常組。檢測患者身高、體重及25羥維生素D3、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I型膠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及尿Ⅰ型膠原氨基末端肽等骨代謝指標。比較不同骨密度時25羥維生素D3水平情況、不同25羥維生素D3水平時骨密度值情況、及25羥維生素D3與骨代謝指標和其他參數的關系。結果1、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在絕經后5~10年女性中較絕經后0-5年女性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絕經后0-5年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為43.36±11.41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為32.87±12.55nmol/L。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Ⅰ型膠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及尿Ⅰ型膠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在絕經后0~5年女性與5~10年女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絕經后0-5年組血清骨堿性磷酸酶水平為12.49±4.38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骨堿性磷酸酶水平為13.36±3.37nmol/L;絕經后0-5年組血清骨鈣素水平為15.60±6.99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骨鈣素水平為18.18±5.60nmol/L;絕經后0-5年組血清Ⅰ型膠原羧基末端肽水平為59.28±8.57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Ⅰ型膠原羧基末端肽水平為50.62±7.51nmol/L;絕經后0-5年組血清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水平為0.57±0.09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水平為0.59±0.08nmol/L;絕經后0-5年組尿Ⅰ型膠原氨基末端肽水平為766.08±47.76nmol/L,而絕經后5~10年組血清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水平為823.08±47.43nmol/L。2、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隨著骨密度降低而降低(P0.05);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I型膠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及尿I型膠原氨基末端肽水平隨著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降低而升高(P0.05);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P0.05)。結論在50-60歲絕經后女性骨折患者中,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與骨密度存在正性相關關系;血清25羥維生素D3與血清骨堿性磷酸酶、骨鈣素、I型膠原羧基末端肽、I型原膠原羧基末端肽及尿I型膠原氨基末端肽水平存在負性相關關系。血清25羥維生素D3水平在本地區(qū)處于相對缺乏狀態(tài)。血清25羥維生素D3隨著絕經年限的增加而降低,50-60歲絕經后女性應及時補充維生素D3,預防和延緩骨折的發(fā)生。
【關鍵詞】:絕經后女性 骨折 骨代謝指標 25羥維生素D3 骨密度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80;R68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中英文縮略詞表9-11
- 前言11-15
- 第一部分 骨代謝指標在 50-60 歲絕經后女性骨折中的變化15-28
- 材料與方法16-18
- 結果18-22
- 討論22-27
- 本部分結論27-28
- 第二部分 50-60 歲絕經后女性骨折 25 羥維生素 D3 和骨密度、骨代謝指標的關系研究28-40
- 材料與方法29-31
- 結果31-35
- 討論35-39
- 本部分結論39-40
- 參考文獻40-49
- 綜述49-64
- 綜述參考文獻57-64
- 致謝64-6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6-67
- 個人簡歷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淑惠,董潔英,薛延,李謹;氟化物加鈣對骨量和骨代謝的影響[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0年01期
2 陳濱,裴國獻;微創(chuàng)骨代謝指標[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年07期
3 李曄;齊越峰;佟云;;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中骨代謝指標的研究[J];中醫(yī)正骨;2007年06期
4 蔣英;;絕經后婦女性激素對骨代謝指標影響的初步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年24期
5 伍鳳莉;史紅巖;李燕春;吳宜勇;;苯卓昔芬對健康絕經后婦女骨代謝及血脂的影響[J];中國新藥雜志;2009年16期
6 梁斌斌;張萌萌;張艷會;劉洋;;436例女性骨代謝生物化學指標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年04期
7 巴根;陳之光;;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外周血瘦素及骨代謝指標表達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1年06期
8 崔立文;溫志謙;;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骨代謝變化情況及其臨床指標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年28期
9 趙瑯;柳富平;;不同運動項目對絕經后婦女骨代謝影響的對比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3年02期
10 薛延輝;;老年男性維生素D水平與骨代謝指標關系的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芬;陳世勇;;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指標檢測意義[A];2012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韓玉昆;宋學茹;;絕經前后骨代謝指標與雌激素變化的關系[A];全國老年骨質疏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3 吳宜勇;伍鳳莉;史紅巖;李艷春;;苯卓昔芬對健康絕經后婦女骨代謝及血脂的影響: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A];第二次全國絕經相關問題高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包麗華;張克勤;吳錦昌;;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手術治療對骨代謝影響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骨質疏松診斷技術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4年
5 林梅;劉永健;胡~5麗;李文華;廖麗婭;符杰;;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謝指標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呂偉;馬艷;厲小梅;俞大亮;錢龍;李向培;汪國生;;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代謝指標水平及臨床意義[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李紅;羅小云;;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尿脫氧吡啶琳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8 吳忠華;;骨代謝指標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A];2004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9 龐東岳;史蕾;張弘弘;陳小紅;唐梅;胡吉;董吉祥;;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指標變化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成立十周年論文匯編[C];2011年
10 沈曉o,
本文編號:5958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59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