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jié)鏡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關節(jié)鏡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關節(jié)鏡下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回顧分析采用關節(jié)鏡下治療肩袖損傷的16例患者。觀察患者術前、術后患者功能恢復情況,進行對比觀察,參照美國加州大學肩關節(jié)評分系統(tǒ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houlder cores,UCLA)評分標準和Constant-Mur ley評分標準評估。結果:平均住院時間12.69d,手術平均時間180min,術后門診隨訪1個月,其中10例患者可進行正常的肩關節(jié)屈伸,旋轉等功能活動,肌力弱;5例患者肩袖損傷嚴重以及合并其他損傷者肩關節(jié)屈伸,旋轉等功能活動差,肌力差;1例患者因車禍所致,肌肉僵硬,活動差,建議加強鍛煉及康復治療。術后3個月隨訪,患者10例以達到正常活動功能,肌力可;5例患者活動功能可,肌力可;1例患者活動功能可,肌力弱。術后6個月隨訪,其中1例因車禍患者,后期功能鍛煉晚,無法任意活動,肌力可。其他患者均達到正常任意功能活動,肌力正常。部分患者隨訪12個月,功能活動良好,肌力正常。術后6個月調查分析,根據(jù)UCLA評分標準,其中優(yōu)10例,良6例。Constant-Mur ley評分標準,優(yōu)14例,良2例。結論:肩袖損傷的關節(jié)鏡下治療,小切口,創(chuàng)傷面小,便于固定位置,術后換藥方便,創(chuàng)面修復快,出血量少,術后感染率低,利于早期功能活動鍛煉;颊邼M意度及認可度高,術后恢復情況良好,得到滿意效果。
【關鍵詞】:關節(jié)鏡 肩袖 損傷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87.4
【目錄】:
- 提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臨床研究9-17
- 一、研究對象9
- 二、資料與方法9-11
- (一)臨床資料9
- (二)臨床癥狀表現(xiàn)與影像學檢查9-11
- 三、研究方法11-17
- (一)對比11
- (二)療效評定標準11
- (三)診斷標準11
- (四)病例納入標準11
- (五)病例排除標準11-12
- (六)病例剔出標準12
- (七)統(tǒng)計學分析12
- (八)研究步驟12-15
- (九)結果與結論15-17
- 討論17-22
- 一、病因17-18
- 二、MRI影像學檢查18
- 三、分型18-19
- 四、術后要求與存在情況19
- 五、關節(jié)鏡手術19-20
- 六、術后治療與康復20-22
- 結語22-23
- 參考文獻23-25
- 綜述25-33
- 參考文獻30-33
- 附錄33-38
- 致謝38-39
- 發(fā)表論文39-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月娟;;電針治療肩袖損傷72例療效觀察[J];體育科技;1988年04期
2 孫潤芳,孫曉震,崔晉宏;肩袖損傷的診斷治療(附29例分析)[J];山西臨床醫(yī)藥;2001年09期
3 夏春明;肩袖損傷的診斷和治療進展[J];武警醫(yī)學;2001年11期
4 石朝瓊,李東勝;肩袖損傷11例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2年10期
5 靳嘉昌,唐剛健,黃東,蘇洪波;55例肩袖損傷的早期診斷和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3年15期
6 靳嘉昌,唐剛健,黃東,蘇洪波;肩袖損傷臨床研究概況[J];中醫(yī)正骨;2003年12期
7 尹峰;林樹忠;;肩袖損傷的診斷和治療[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3年03期
8 陳疾忤,陳世益,George AC Murrell;肩袖損傷的治療進展[J];國外醫(yī)學.骨科學分冊;2004年02期
9 童建軍,肖德明;肩袖損傷的形態(tài)學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5年14期
10 張作君;;肩袖損傷的診斷與治療——附102例報告[J];中醫(yī)正骨;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龍君;葉鋒;張建軍;王曉;陸建明;;老年性肩袖損傷診斷和治療的分析[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王偉;韋民;臧危平;;肩袖損傷自然修復與藥物干預修復中生長因子表達的研究[A];第二屆泛長江流域骨科新進展研討會暨上頸椎傷病新理論新技術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3 徐大華;陳偉明;許華寧;陸倩;;肩袖損傷的超聲診斷[A];第二屆長三角超聲醫(yī)學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劉鋼;;肩袖損傷的中西醫(yī)治療[A];第九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創(chuàng)傷骨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5 徐大華;陳偉明;陸倩;許華寧;;肩袖損傷的超聲診斷[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淺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6 李豪青;吳曉明;張貴祥;;核磁共振檢查在肩袖損傷診斷中的應用——附100例臨床結論分析[A];第一屆長三角地區(qū)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建鋒;施培華;黃悅;陳佳;;磁共振成像對肩袖損傷的診斷意義[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吳曉明;李豪青;張貴祥;;核磁共振檢查在肩袖損傷診斷中的應用——附100例臨床結論報告[A];泛長江流域骨科新進展暨第九屆全國骨科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楊明;劉定西;余建明;;肩袖損傷的MRI診斷價值[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勇;朱賢平;李小亞;周小小;朱讓騰;王敏;;肩關節(jié)周圍粘連與肩袖損傷的相關性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30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胥曉琦;奧運說 健體運動要保護好你的肩[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2 胥曉琦;中老年人肩膀疼不都是五十肩作祟[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3 山東濟寧 李群峰;肩周炎?不,,是肩袖損傷[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4 記者張勇;哈院骨病科微創(chuàng)診療肩關節(jié)病取得新突破[N];衡水日報;2010年
5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羅濤 王蕾;肩袖損傷 保守與手術如何取舍[N];健康報;2012年
6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骨科 副主任醫(yī)師 何耀華;肩痛未必肩周炎[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費文勇;單排、傳統(tǒng)雙排及線橋技術治療全層肩袖損傷的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雪坤;肩關節(jié)鏡下單排縫合技術治療肩袖損傷療效評估[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李尚明;改良手法結合理療治療肩袖損傷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3 曾波;超聲引導下藥物精準注射對肩袖損傷修復的臨床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葉維;犬類肩袖損傷修復模型的構建[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陳俊南;全關節(jié)鏡與小切口治療肩袖損傷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鄭澤峰;大孔徑三維平行膠原—蠶絲支架修復大塊肩袖損傷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7 成雪晴;超聲引導下肩峰下滑囊造影對肩袖損傷的診斷價值[D];川北醫(yī)學院;2016年
8 郭花珍;針刀治療肩袖損傷血瘀型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9 王飛;關節(jié)鏡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王海峰;肩袖損傷的診斷和手術治療(附7例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關節(jié)鏡治療肩袖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30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45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