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導航模板技術輔助治療陳舊性Ⅱ型齒狀突骨折伴寰樞椎脫位后路椎弓根釘內(nèi)固定融合手術的臨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6-28 00:50
目的:應用3D打印技術設計陳舊性Ⅱ型齒狀突骨折伴寰樞椎脫位后路椎弓根釘內(nèi)固定融合手術導航模板,探討應用3D打印技術輔助手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2013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陳舊性Ⅱ型齒狀突骨折伴寰樞椎脫位的19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齡27-68歲,平均年齡47.5歲。根據(jù)患者是否采取3D打印技術輔助手術分為兩組(實驗組13例、對照組6例),實驗組采用3D打印導航模板輔助下行后路椎弓根釘置入,對照組行常規(guī)徒手置釘置入,術前所有患者均進行頸椎320排CT平掃,將實驗組CT掃描的數(shù)據(jù)通過Mimics 17.0軟件制作出3D打印導航模板,然后術中使用3D打印導航模板輔助下行經(jīng)后路寰樞椎椎弓根置釘;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徒手方式行經(jīng)后路寰樞椎椎弓根置釘;術后兩組患者復查頸椎CT,再根據(jù)CT檢查結果分析兩組患者的置釘精確率。同時分別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傷口引流量以及手術時間。結果:19例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釘C1-2融合手術內(nèi)固定術,手術均為同一手術團隊完成。其中,13例行3D導航模板輔助下經(jīng)后路椎弓根釘C1-2融合手術內(nèi)固定術,6例行傳統(tǒng)后路椎弓根釘C1-2融合...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及中英文對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入院常規(guī)檢查
2.1 輔助檢查設備
2.2 常規(guī)檢查
2.2.1 X線檢查
2.2.2 CT檢查
2.2.3 MRI檢查
2.2.4 椎動脈血管造影
2.3 術前常規(guī)檢查
第三章 顱骨牽引術及護理
3.1 顱骨牽引術步驟
3.2 顱骨牽引術后護理
3.3 牽引后復查
第四章 實驗分組及各組患者一般信息
4.1 分組
4.2 兩組患者術前一般信息
4.2.1 兩組患者術前Frankel分級
4.2.2 兩組患者術前VAS評分
4.2.3 手術方法
4.3 兩組患者一般信息比較
4.4 統(tǒng)計學方法
4.5 納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標準
4.6 本次實驗研究患者的排除標準
第五章 CT數(shù)據(jù)導入及設計導航模板
5.1 CT數(shù)據(jù)導入
5.2 模擬置釘
5.3 打印導航模板
第六章 手術治療
6.1 術前準備
6.2 實驗組手術方法
6.3 對照組手術方法
6.4 兩組患者術后處理
6.5 椎弓根釘置入精確率評價
6.6 統(tǒng)計分析
第七章 結果
7.1 實驗組結果
7.2 對照組結果
7.3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結果對比研究
第八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35656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縮略語及中英文對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入院常規(guī)檢查
2.1 輔助檢查設備
2.2 常規(guī)檢查
2.2.1 X線檢查
2.2.2 CT檢查
2.2.3 MRI檢查
2.2.4 椎動脈血管造影
2.3 術前常規(guī)檢查
第三章 顱骨牽引術及護理
3.1 顱骨牽引術步驟
3.2 顱骨牽引術后護理
3.3 牽引后復查
第四章 實驗分組及各組患者一般信息
4.1 分組
4.2 兩組患者術前一般信息
4.2.1 兩組患者術前Frankel分級
4.2.2 兩組患者術前VAS評分
4.2.3 手術方法
4.3 兩組患者一般信息比較
4.4 統(tǒng)計學方法
4.5 納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標準
4.6 本次實驗研究患者的排除標準
第五章 CT數(shù)據(jù)導入及設計導航模板
5.1 CT數(shù)據(jù)導入
5.2 模擬置釘
5.3 打印導航模板
第六章 手術治療
6.1 術前準備
6.2 實驗組手術方法
6.3 對照組手術方法
6.4 兩組患者術后處理
6.5 椎弓根釘置入精確率評價
6.6 統(tǒng)計分析
第七章 結果
7.1 實驗組結果
7.2 對照組結果
7.3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結果對比研究
第八章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356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8356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