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筋骨并重”理論的兩種微創(chuàng)技術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的療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09 19:51
目的:通過比較基于“筋骨并重”理論的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技術和交鎖髓內釘技術在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中的臨床療效,分析歸納兩種術式的優(yōu)缺點,為臨床中能更好的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提供參考。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的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骨科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之間,收治并獲得隨訪的60例脛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為兩組: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組和交鎖髓內釘組,每組30例,兩組手術均遵循中醫(yī)“筋骨并重”理論。通過分析研究以上兩種內固定方式在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中手術的難易程度、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透視次數(shù)、術后引流量、臨床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等,總結兩種術式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均獲得612個月的隨訪,最后均骨性愈合;凇敖罟遣⒅亍崩碚摰倪@兩種微創(chuàng)技術在難易程度上交鎖髓內釘技術更為復雜,操作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臨床經驗和技巧,且手術時長、術中透視次數(shù)、臨床骨折愈合時間均多于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技術,兩者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二者在術中出血、術后引流量上結果差異不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雖然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組術后...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臨床研究
1 資料方法
2 病例選擇
2.1 診斷標準
2.2 納入標準
2.3 排除標準
2.4 終止和剔除標準
3 臨床治療
3.1 術前準備
3.2 手術時機
3.3 手術方法
3.4 術后處理
3.5 術后隨訪
4.療效評價
5.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
一、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分析
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
2.兩組患者骨折類型、軟組織損傷程度
二、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分析
1.兩組患者手術難易程度
2.兩組患者術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時間
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4 兩組患者術后優(yōu)良率情況
討論
一、關于“筋骨并重”理論
二、關于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與交鎖髓內釘技術
三、關于中醫(yī)骨傷三期辨證分治法
結語
參考文獻
綜述 脛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療進展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典型病例
二、正骨手法示意圖
附表
致謝
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787631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臨床研究
1 資料方法
2 病例選擇
2.1 診斷標準
2.2 納入標準
2.3 排除標準
2.4 終止和剔除標準
3 臨床治療
3.1 術前準備
3.2 手術時機
3.3 手術方法
3.4 術后處理
3.5 術后隨訪
4.療效評價
5.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
一、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分析
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
2.兩組患者骨折類型、軟組織損傷程度
二、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分析
1.兩組患者手術難易程度
2.兩組患者術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時間
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4 兩組患者術后優(yōu)良率情況
討論
一、關于“筋骨并重”理論
二、關于經皮微創(chuàng)鋼板與交鎖髓內釘技術
三、關于中醫(yī)骨傷三期辨證分治法
結語
參考文獻
綜述 脛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療進展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典型病例
二、正骨手法示意圖
附表
致謝
發(fā)表論文
本文編號:37876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7876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