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血管病變的發(fā)病率、危險因素和初步預后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2 04:28
目的:心臟移植血管病變(CAV)仍然是心臟移植后嚴重的長期并發(fā)癥之一。本研究旨在評估國人CAV的發(fā)病率以及可能的危險因素。方法:選擇2004年6月至2017年4月連續(xù)670例在阜外醫(yī)院接受心臟移植的受者,排除25例圍術(shù)期死亡受者、4例非CAV原因再次移植受者、27名因腎功能不全及89例因受者不愿意或因其他原因未行冠狀動脈血管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的受者,共525例受者納人了研究。CAV定義為冠脈CTA或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發(fā)現(xiàn)任意一支冠狀動脈的狹窄。按照國際心肺移植協(xié)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ISHLT)CAV 分級標準分為 CAVO 級,CAV1 級(輕度)、CAV2 級(中度)、CCAV3級(重度)。我中心在心臟移植術(shù)后第1個月內(nèi)行冠脈CTA以除外供體冠狀動脈病變,分別在心臟移植術(shù)后第1,3,5,7,10年進行冠脈CTA或CAG篩查CAV。將ISHLT年報上及國內(nèi)外文獻上報道的CAV發(fā)...
【文章來源】: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CAV的累積發(fā)病率??22例CAV者中共8例死亡,其中6例系CAV3級,2例系CAV2級,診斷??
險5.2且<6.2mmol/L)?,?C組(血清總膽固險6_2mmol/L),使用K-M生存分析??計算3組受者心臟移植術(shù)后CAV的發(fā)病率(表7)?,?3組受者CAV發(fā)病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〇.〇5)(圖2)。按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將525例受者分??為?A?組(LDL<2.6?mmol/L),B?組(LDL22.6?且<3.4mmol/L)?,?C?組(LDL23.4??且<4.1mmol/L)
為?A?組(LDL<2.6?mmol/L),B?組(LDL22.6?且<3.4mmol/L)?,?C?組(LDL23.4??且<4.1mmol/L),D組(LDL^Ummol/L),使用K-M生存分析法分析4組受者??心臟移植術(shù)后CAV發(fā)病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巴利昔單抗聯(lián)合三聯(lián)免疫抑制方案預防心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yīng)[J]. 鄭哲,黃潔,楊立猛,胡盛壽,宋云虎,王巍,廖中凱.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12 (05)
本文編號:3403139
【文章來源】: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CAV的累積發(fā)病率??22例CAV者中共8例死亡,其中6例系CAV3級,2例系CAV2級,診斷??
險5.2且<6.2mmol/L)?,?C組(血清總膽固險6_2mmol/L),使用K-M生存分析??計算3組受者心臟移植術(shù)后CAV的發(fā)病率(表7)?,?3組受者CAV發(fā)病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〇.〇5)(圖2)。按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將525例受者分??為?A?組(LDL<2.6?mmol/L),B?組(LDL22.6?且<3.4mmol/L)?,?C?組(LDL23.4??且<4.1mmol/L)
為?A?組(LDL<2.6?mmol/L),B?組(LDL22.6?且<3.4mmol/L)?,?C?組(LDL23.4??且<4.1mmol/L),D組(LDL^Ummol/L),使用K-M生存分析法分析4組受者??心臟移植術(shù)后CAV發(fā)病率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巴利昔單抗聯(lián)合三聯(lián)免疫抑制方案預防心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yīng)[J]. 鄭哲,黃潔,楊立猛,胡盛壽,宋云虎,王巍,廖中凱.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12 (05)
本文編號:34031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4031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