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錨釘用于頸后路手術中治療多節(jié)段脊髓型頸椎病的療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25 18:46
【摘要】:目的:評估可吸收錨釘在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們對52名接受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的患者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根據(jù)手術中使用的內植物類型的不同分成兩組:實驗組(可吸收錨釘組),包括22名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58.6±2.6(34-80)歲;對照組(金屬錨釘組),包括30名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齡56.0±1.8(39-79)歲。記錄每例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天數(shù)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臨床結果通過術前和術后的日本骨科協(xié)會(JOA)評分和視覺模擬評分(VAS)來評估;颊呓邮荛T診復查或電話隨訪,平均隨訪時間為20個月(9-34個月)。雙樣本t檢驗或卡方檢驗被用來評估兩組間數(shù)據(jù)是否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被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所有患者均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但隨訪期間兩組間JOA和VAS評分無顯著性差異。兩組間C5神經根麻痹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22 VS 2/30,P0.05)。兩組均未觀察到其他并發(fā)癥,如硬膜撕裂、感染、內固定物失效和再關門現(xiàn)象等。雖然兩組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引流量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住院時間稍長于對照組(16.0天/13.7天,P0.05)。結論:頸椎后路單開門手術中使用可吸收錨釘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與傳統(tǒng)的金屬錨釘相比同樣安全有效?晌斟^釘具有不干擾放射學檢查的優(yōu)點,并且不增加頸后路單開門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我們推薦在頸椎后路單開門手術中使用這種類型的植入物以治療多節(jié)段脊髓型頸椎病。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87.3
【圖文】:
注:(A)手術時間,(B)術中出血量,(C)術后引流量,(D)住院時間。Note: (A) operation time, (B)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 postoperativedrainage,and (D)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P < 0.05)圖 2.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結果Fig 2.2 results of various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2 兩組患者 JOA 評分的比較對照組患者 JOA 評分平均值由術前的 8.9±0.4 分提高至術后的2.2±0.3 分(P <0.05),末次隨訪時為 14.3±0.2 分,與術前相比有學差異(P <0.05);實驗組患者平均 JOA 評分從術前的 9.2±0.3 顯改善為術后的 11.7±0.3 分(P <0.05),末次隨訪時為 13.9±0.2 分術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 2.3,圖 2.3)。但兩組隨
期間 JOA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3,圖 2.4)。表 2.3 兩組間 JOA 評分的比較Tab 2.3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Group Preoperation Postoperation Final follow-upControl group (n=30) 8.9 ± 0.4 12.2 ± 0.3 14.3 ± 0.2Experimental group (n=22) 9.2 ± 0.3 11.7 ± 0.3 13.9 ± 0.2P value 0.5378 0.2877 0.2173
圖 2.4 兩組間 JOA 評分的比較Fig 2.4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2.3 兩組患者 VAS 評分的比較對照組患者平均 VAS 評分由術前的 2.9 ± 0.4 分降低至術后的 2.2± 0.1 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末次隨訪時平均 VAS 評分為 0.6 ± 0.1 分,與術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實驗組患者平均 VAS 評分由術前的 2.8 ± 0.4 分下降至術后的 2.5 ± 0.2 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末次隨訪時為 0.7 ± 0.1 分,與術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4,圖 2.5)。但在同一時間節(jié)點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4,圖 2.6)。
本文編號:2770215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87.3
【圖文】:
注:(A)手術時間,(B)術中出血量,(C)術后引流量,(D)住院時間。Note: (A) operation time, (B)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 postoperativedrainage,and (D)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P < 0.05)圖 2.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結果Fig 2.2 results of various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2 兩組患者 JOA 評分的比較對照組患者 JOA 評分平均值由術前的 8.9±0.4 分提高至術后的2.2±0.3 分(P <0.05),末次隨訪時為 14.3±0.2 分,與術前相比有學差異(P <0.05);實驗組患者平均 JOA 評分從術前的 9.2±0.3 顯改善為術后的 11.7±0.3 分(P <0.05),末次隨訪時為 13.9±0.2 分術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 2.3,圖 2.3)。但兩組隨
期間 JOA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3,圖 2.4)。表 2.3 兩組間 JOA 評分的比較Tab 2.3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Group Preoperation Postoperation Final follow-upControl group (n=30) 8.9 ± 0.4 12.2 ± 0.3 14.3 ± 0.2Experimental group (n=22) 9.2 ± 0.3 11.7 ± 0.3 13.9 ± 0.2P value 0.5378 0.2877 0.2173
圖 2.4 兩組間 JOA 評分的比較Fig 2.4 Comparison of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2.2.3 兩組患者 VAS 評分的比較對照組患者平均 VAS 評分由術前的 2.9 ± 0.4 分降低至術后的 2.2± 0.1 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末次隨訪時平均 VAS 評分為 0.6 ± 0.1 分,與術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實驗組患者平均 VAS 評分由術前的 2.8 ± 0.4 分下降至術后的 2.5 ± 0.2 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末次隨訪時為 0.7 ± 0.1 分,與術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4,圖 2.5)。但在同一時間節(jié)點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 2.4,圖 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大明;呂游;張洪鑫;黨耕町;;可吸收釘板在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5年05期
2 顧勇杰;胡勇;馬維虎;徐榮明;趙紅勇;;Centerpiece鈦板內固定在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成形術中的應用[J];中國骨傷;2012年09期
3 王棟;賀西京;李浩鵬;張健;徐思越;楊平林;王國毓;;前路減壓植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治療頸椎病[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9年07期
本文編號:27702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7702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