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quelet與Ilizarov技術治療成人下肢長骨慢性感染性骨缺損臨床療效分析
【圖文】:
圖 1 左股骨創(chuàng)傷性骨髓炎反復流膿 4 月,行 Masquelet 手術二期。露鋼板保護生物膜完整 b:取出內固定及骨水泥 c:恢復力線后置入內固定 d:取自體髂骨骨剪成顆粒狀混合自體骨髓及異體骨 f:將髂骨顆粒置入骨缺損處lizarov 技術組前準備:有竇道或創(chuàng)面的行細菌培養(yǎng)加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聯(lián)查并仔細記錄患者全身體征,評估肢體軟組織缺損情況及血運。準確徑,根據 X 射線片測量預計清除病灶范圍和截骨的大致長度,選擇,所選鋼環(huán)的大小應以環(huán)內緣距肢體皮膚表面 2.0-3.0 cm 為宜。根據肢上、下端的進、出針點,并標記。對患者健側肢體、患側肢體拍攝全位片用來測量患者肢體全長,以幫助判記錄患者術前、術后的骨缺損術方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術中沿原手術瘢除感染組織以及清除壞死骨組織(有內固定的取出內固定物),使兩
遵義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楊禮丹況進行閉合截骨。在患側肢體上安放 Ilizarov 外固定架。將外固定架套入患肢相應置,在患肢上段干骺部使用 2 個相互平行鋼環(huán),在鋼環(huán)上或下向患肢各交叉穿入 2枚直徑 2 mm 克氏針,同一鋼環(huán)的克氏針交角為 30° -50° ,,使用拉緊器拉緊克氏針之保持一定張力,并將其用螺柱固定于鋼環(huán)上;采用相同操作將外固定架下端的 2 鋼環(huán)。見圖 2
【學位授予單位】:遵義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8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志奎;黃楓;黃培鎮(zhèn);李悅;蔡群斌;周琦石;姜自偉;李定;鄭升鵬;;大鼠股骨Masquelet誘導膜實驗模型的建立[J];山東醫(yī)藥;2017年48期
2 周順剛;厲孟;薛云;李闖兵;王飛;高秋明;;慢性骨髓炎保肢治療新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7年30期
3 黃進成;劉曦明;蔡賢華;Edward M.Schwarz;Chao Xie;;Masquelet技術治療感染性骨缺損的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7年20期
4 孫志波;郭駿;陳榮;郭瀟;李相偉;肖亮;趙林;陳馳;禹志宏;;Masquelet技術與Ilizarov技術治療成人脛骨慢性骨髓炎的早期臨床療效比較[J];骨科;2017年05期
5 丁強;孫楠;張炯;孫永強;王孝輝;;Masquelet誘導膜技術治療感染性骨缺損的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7年07期
6 婁盛涵;張里程;唐佩福;;Ilizarov技術治療骨不連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6年12期
7 孔慶柱;楊佳寧;郭立濤;王艷飛;趙景新;魏俊強;張猛;閆石;金宇;;負壓吸引持續(xù)灌注引流與抗生素骨水泥珠鏈治療慢性骨髓炎臨床療效比較[J];河北醫(yī)學;2016年05期
8 李宗軍;;骨搬移技術用于脛骨骨髓炎伴長段骨缺損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6年20期
9 徐永清;朱躍良;范新宇;林瑋;何曉清;李陽;王毅;;二處截骨骨搬運治療脛骨干大段感染性骨缺損合并軟組織缺損的再認識[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5年10期
10 彭冰;宋才淵;金紅婷;肖魯偉;童培建;;慢性骨髓炎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中國骨傷;2015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梁冠文;Ilizarov技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不連伴大段骨缺損的臨床效果及并發(fā)癥的系統(tǒng)評價與meta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6102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610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