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外側壁重建對A3型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17:02
【摘要】:目的探討重建股骨近端外側壁完整性對A3型股骨轉子間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nèi)釘(PFNA)內(nèi)固定手術療效的影響。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行PFNA治療A3型股骨轉子間骨折且有完整隨訪資料的患者70例,按照是否重建外側壁分為A組(外側壁未重建組)、B組(外側壁重建組)。觀察指標:年齡、骨質疏松程度(Singh指數(shù))、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TAD(尖頂距)及Offset(偏心距)值、骨折初步愈合時間、內(nèi)固定失效情況以及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結果所有患者平均隨訪5.2個月(3~10個月)。A、B兩組患者的年齡、骨質疏松程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TAD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A組的內(nèi)固定失效率、Offset短縮、骨折愈合時間均大于B組,末次隨訪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小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A3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由于外側壁破損容易發(fā)生內(nèi)固定失效以及轉子間短縮等不良并發(fā)癥;術中重建外側壁,能夠恢復其支撐作用,降低PFNA手術失效率,改善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
【圖文】:
例1鐩1.3,年齡49~90歲,平均76.4歲。經(jīng)與患者充分溝通后,擬定手術方案,并根據(jù)有無外側壁重建分組:A組(外側壁未重建組)47例、B組(外側壁重建組)23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積極控制內(nèi)科疾病,病情平穩(wěn)后行PFNA內(nèi)固定術,,手術均由同一組醫(yī)生完成,且術中均已達到相同可接受的復位程度[3],螺旋刀片位置均在相同的標準范圍內(nèi)[4]。B組患者術中利用股骨近端外側鎖定鋼板(常州康輝公司,ZSQ12)單皮質固定進行外側壁重建,見圖1。收集2組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A:A3.1型,骨折線累及轉子下,內(nèi)側皮質破損,外側重建鋼板固定;B:A3.3型,外側鎖定鋼板固定圖1外側壁重建方法Fig.1Methodsofreconstructionoflateralwall1.2圍手術期處理及術后隨訪術后常規(guī)抗凝治療;術后24h后即鼓勵患者開始臥床患肢功能鍛煉;術后1.5、3、6個月門診復查骨盆平片、髖關節(jié)正側位X線片,并根據(jù)影像學結果,評估骨折愈合情況,以連續(xù)性骨痂形成認為骨折初步愈合。末次隨訪時采取Harris評分[5],按標準分型:≥90分為優(yōu),80~分為良好,70~分為尚可,<70分為差。1.3影像學測量應用Carestream測量軟件對所有患者影像學資料進行測量分析。測量指標包括:①Singh指數(shù)[6]。通過術前髖關節(jié)X線片觀察股骨頸壓力骨小梁及張力骨小梁分布情況,并規(guī)定<3為重度骨質疏松,≥3為輕度骨質疏松和正常。②TAD[4](尖頂距)。術后在即刻正側位片上螺旋刀
tream測量軟件對所有患者影像學資料進行測量分析。測量指標包括:①Singh指數(shù)[6]。通過術前髖關節(jié)X線片觀察股骨頸壓力骨小梁及張力骨小梁分布情況,并規(guī)定<3為重度骨質疏松,≥3為輕度骨質疏松和正常。②TAD[4](尖頂距)。術后在即刻正側位片上螺旋刀片頂點至股骨頭-頸中軸線與股骨頭關節(jié)面交點的距離之和。③Offset[7](偏心距)。股骨頭旋轉中心與股骨干縱軸的垂直距離,測量術后首次復查與末次隨訪時Offset值,并得出差值,見圖2。所有長度測量值均由測量軟件自帶比例尺進行校正。④內(nèi)固定失效[8]。包括:螺旋刀片穿出股骨頭、退出;內(nèi)固定斷裂、切出等;髖內(nèi)翻畸形;嚴重的旋轉畸形。男性患者,74歲,A3.3型,術后Offset短縮;A為術后3d,B為術后6個月隨訪X線片。圖2測量Offset值Fig.2MeasurementofOffsetvalue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
本文編號:2580163
【圖文】:
例1鐩1.3,年齡49~90歲,平均76.4歲。經(jīng)與患者充分溝通后,擬定手術方案,并根據(jù)有無外側壁重建分組:A組(外側壁未重建組)47例、B組(外側壁重建組)23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積極控制內(nèi)科疾病,病情平穩(wěn)后行PFNA內(nèi)固定術,,手術均由同一組醫(yī)生完成,且術中均已達到相同可接受的復位程度[3],螺旋刀片位置均在相同的標準范圍內(nèi)[4]。B組患者術中利用股骨近端外側鎖定鋼板(常州康輝公司,ZSQ12)單皮質固定進行外側壁重建,見圖1。收集2組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A:A3.1型,骨折線累及轉子下,內(nèi)側皮質破損,外側重建鋼板固定;B:A3.3型,外側鎖定鋼板固定圖1外側壁重建方法Fig.1Methodsofreconstructionoflateralwall1.2圍手術期處理及術后隨訪術后常規(guī)抗凝治療;術后24h后即鼓勵患者開始臥床患肢功能鍛煉;術后1.5、3、6個月門診復查骨盆平片、髖關節(jié)正側位X線片,并根據(jù)影像學結果,評估骨折愈合情況,以連續(xù)性骨痂形成認為骨折初步愈合。末次隨訪時采取Harris評分[5],按標準分型:≥90分為優(yōu),80~分為良好,70~分為尚可,<70分為差。1.3影像學測量應用Carestream測量軟件對所有患者影像學資料進行測量分析。測量指標包括:①Singh指數(shù)[6]。通過術前髖關節(jié)X線片觀察股骨頸壓力骨小梁及張力骨小梁分布情況,并規(guī)定<3為重度骨質疏松,≥3為輕度骨質疏松和正常。②TAD[4](尖頂距)。術后在即刻正側位片上螺旋刀
tream測量軟件對所有患者影像學資料進行測量分析。測量指標包括:①Singh指數(shù)[6]。通過術前髖關節(jié)X線片觀察股骨頸壓力骨小梁及張力骨小梁分布情況,并規(guī)定<3為重度骨質疏松,≥3為輕度骨質疏松和正常。②TAD[4](尖頂距)。術后在即刻正側位片上螺旋刀片頂點至股骨頭-頸中軸線與股骨頭關節(jié)面交點的距離之和。③Offset[7](偏心距)。股骨頭旋轉中心與股骨干縱軸的垂直距離,測量術后首次復查與末次隨訪時Offset值,并得出差值,見圖2。所有長度測量值均由測量軟件自帶比例尺進行校正。④內(nèi)固定失效[8]。包括:螺旋刀片穿出股骨頭、退出;內(nèi)固定斷裂、切出等;髖內(nèi)翻畸形;嚴重的旋轉畸形。男性患者,74歲,A3.3型,術后Offset短縮;A為術后3d,B為術后6個月隨訪X線片。圖2測量Offset值Fig.2MeasurementofOffsetvalue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
本文編號:25801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5801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