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骨盆傾斜角和髖臼前傾角的線性相關及回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07:48
【摘要】:目的:全髖置換中準確的髖臼假體植入是保障術后髖關節(jié)的正常活動范圍,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過度磨損及撞擊的基礎。骨盆矢狀面的旋轉影響髖臼的空間定位,比如骨盆前傾可以導致髖臼前傾角減小。人體體位的變化會帶動骨盆矢狀面的旋轉,因此在全髖關節(jié)置換中,臨床醫(yī)生需要知道在骨盆矢狀面旋轉的時候,會帶給髖臼前傾角多大的變化,即量化骨盆矢狀面的旋轉對髖臼前傾角具體影響。故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量化骨盆傾斜角和髖臼前傾角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索其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方法:共61例(122髖)正常青壯年志愿者納入研究。納入標準:年齡18~50周歲志愿者,身高150cm~190cm,BMI指數18.5~25之間。排除標準:年齡小于18周歲或者大于50周歲;身高小于150cm或者大于190cm的;體重大于100Kg或者小于40Kg;有骨盆骨折病史的;脊柱、骨盆或髖關節(jié)發(fā)育畸形的;雙下肢不等長的;不能配合醫(yī)生的;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使用CT測量所有志愿者仰臥位時骨盆的傾斜角度及髖臼前傾角,并對兩項指標的關系采用線性相關及回歸分析的方法進行量化。結果:骨盆傾斜角27.93±4.885°(17~39°),男性骨盆傾斜角大于女性,(29.74°vs 26.07°,P=0.000),髖臼前傾角17.66±4.01°(9~27°),性別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骨盆傾斜角和髖臼前傾角之間為成正性相關關系,且女性較男性更為顯著(總的相關系數=0.624,男性相關系數=0.441,女性相關系數=0.823,t=-3.74,P=0.000?偟木性回歸系數=0.512,女性回歸系數=0.683,男性回歸系數=0.427,t=-6.74,P=0.000)。結論:骨盆傾斜角和髖臼前傾角之間存在線性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女性大于男性。骨盆傾斜角每增加1度,髖臼前傾角平均增加約0.5度(男約0.4度,女約0.7度,女性變化幅度大于男性)。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87.4
本文編號:2523817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8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穎;耿左軍;趙秀娟;;動態(tài)測量非生理狀態(tài)下髖臼前傾角及其臨床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6年10期
2 吳昊;王渭君;孫明輝;翁文杰;;髖臼相關參數在不同CT平面上的對比研究[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16年01期
3 蒲超;張珊珊;李偉;吳青霞;候小倩;;髖臼前傾角術前測量在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年11期
4 金進寶;石巖;尚鵬;崔文崗;熊建義;王大平;肖德明;;華南人髖臼前傾角測量分析及臨床意義[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3年06期
5 杜學軍;廖威明;傅明;何愛珊;楊子波;康焱;鄔培慧;張浩;張紫機;;骨盆體位改變對模擬髖臼假體前傾角測量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09期
6 楊本濤,王振常,徐愛德,劉吉華,徐德永;正常成人髖臼前傾角的CT測量[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0年12期
7 朱天岳;髖臼外展角和前傾角的動態(tài)測量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骨科雜志;1995年08期
,本文編號:25238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5238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