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護性通氣可減輕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圍術期肺部感染
本文選題:正壓通氣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參考:《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討肺保護性通氣對全麻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圍術期肺部感染的影響。方法選擇擇期行全麻上腹部手術的輕中度COPD老年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65~81歲,ASAⅠ~Ⅲ級,BMI 19~28kg/m~2,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肺保護性通氣組(PV組)和常規(guī)通氣組(CV組),每組20例。PV組行肺保護通氣:IPPV,V_T 6ml/kg,PEEP 5~10cm H_2O,每隔30分鐘進行手法肺復張;CV組行常規(guī)通氣:IPPV,V_T 10 ml/kg,不使用PEEP及肺復張。于麻醉誘導前(T_1)、機械通氣后2h(T_2)、術畢時(T_3)、術后6hT_4)和24h(T_5)采集靜脈血檢測IL-6和IL-8的濃度;記錄麻醉前、術后第1、3、5、7天的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和術后肺部炎癥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兩組患者年齡、BMI、ASA分級、術中輸液量、出血量、尿量、機械通氣時間、手術方式、T_1~T_5時IL-6和IL-8濃度組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T_1時比較,T_2~T_5時兩組IL-6和IL-8濃度明顯升高(P0.05)。與麻醉前比較,術后第1、3、5天CV組CPIS評分和術后肺部炎癥發(fā)生率明顯升高(P0.05);術后第1、3、5天PV組CPIS評分明顯低于CV組(P0.05)。結(jié)論肺保護性通氣不能降低開腹手術輕中度COPD老年患者圍術期IL-6和IL-8濃度,但是可減少術后肺部炎癥的發(fā)生,減輕術后5d內(nèi)的肺部感染。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ulmonary protective ventilation on peri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COPD were selected, 24 males and 16 females, age 65~81, ASA I ~ III, BMI 19~28kg/m~2, and a random number table was divided into pulmonary protection. Ventilation group (group PV) and routine ventilation group (group CV), 20 cases of group.PV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ulmonary protective ventilation: IPPV, V_T 6ml/kg, PEEP 5~10cm H_2O every 30 minutes. Routine ventilation was performed in the CV group: IPPV, V_T 10. The concentration of IL-6 and IL-8 was measured by venous blood, and the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 and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were recorded before anesthesia, 1,3,5,7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ge, BMI, ASA classification, intraoperative infusion volume, amount of bleeding, urine volu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operation mode, and T_1~T_5 in IL-6 and IL-8 concentration groups. Compared with T_1, the concentration of IL-6 and IL-8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wo groups at T_2~T_5 (P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anesthesia, the CPIS score in group CV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on the day 1,3,5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CPIS score in PV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V group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pulmonary protective ventilation could not reduce the mild and moderate laparotomy. Perioperative concentrations of IL-6 and IL-8 in elderly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reduce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5D.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附屬?卺t(yī)院?谑腥嗣襻t(yī)院麻醉科;
【基金】:中南大學湘雅醫(yī)學院附屬海口醫(yī)院科研項目(2016-YNJ-010-010)
【分類號】:R563.9;R61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宏偉;張續(xù)民;鳳雷;鄧建明;金發(fā)光;李王平;;急性肺損傷血清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白細胞介素-6及腫瘤壞死因子-α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年01期
2 邱曉東;周晶;葉卉;尹寧;景亮;;術中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開腹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年01期
3 孫強;楊威;鄭勇;于冬男;;不同單肺通氣模式對胸腔鏡手術患者呼吸功能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年15期
4 方向志;張揚;高巨;;肺保護性通氣對食管癌根治術病人的肺保護效應[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國杰;李國鵬;鐘惠鈴;高建偉;張耀森;;不同單肺通氣時間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呼吸力學及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7年09期
2 譚義文;田毅;魏曉;程亮亮;符白嫩;;肺保護性通氣可減輕輕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圍術期肺部感染[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年07期
3 尹秀茹;王鍵;梁佐迪;裴凌;;壓力控制容量保證通氣模式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肥胖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年12期
4 王艷輝;;腹腔鏡手術中復合應用保護性通氣和鹽酸戊乙奎醚對炎性介質(zhì)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7年15期
5 劉鵬飛;李天佐;趙斌江;關雷;蘇躍;;呼氣末正壓通氣對腹腔熱灌注化療患者呼吸力學及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7年03期
6 何炳華;黃德輝;張曙;陳惠英;;三種不同通氣模式時單肺通氣對胸科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7年03期
7 魯會卿;高藝凡;于艷宏;周文昱;劉偉;李宏;;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腹部術后老年人肺部并發(fā)癥影響[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6年06期
8 祁伯祥;朱磊;尹紅;商磊;高坤;喬俊華;;丹參治療嬰兒晚發(fā)型維生素K缺乏顱內(nèi)出血的療效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7年02期
9 呂曉春;趙恩寬;邢陸祥;;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刊;2017年02期
10 李海英;李世多;郭建;王燕;;單肺通氣時應用烏司他丁與帕瑞昔布鈉對肺內(nèi)分流率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7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發(fā)光;;急性肺損傷的診治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年01期
2 易輝;王樹立;崔江禹;;COPD患者C反應蛋白、TNF-α、IL-8、IL-6臨床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年03期
3 應俊;徐國海;華福洲;鄧福謀;;兩種單肺通氣模式對食道癌根治術時呼吸生理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1期
4 馮梅;蔣宗濱;王永;楊馮睿;張明明;張夏;;機械通氣模式對老年人腹腔鏡術后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年05期
5 林文前;陸霄云;操隆輝;溫麗麗;白曉暉;鐘忠鍵;;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開胸單肺通氣時炎性因子的影響[J];癌癥;2008年08期
6 景亮;;高度重視老年患者術后肺部并發(fā)癥[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年02期
7 胡毅平;;胸科手術單肺通氣及麻醉的若干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8 楊國輝;王廣發(fā);;臨床肺部感染評分對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預后的評價[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6年11期
9 胡智勇,肖菡,黃瑾瑾,杜立中,柳子明,陳慶廉;不同模式單肺通氣對小兒呼吸力學、血液動力學及動脈血氧分壓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年08期
10 吳靜;薛慶生;于布為;;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應用于全身麻醉及其對患者轉(zhuǎn)歸的影響[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立新,劉又寧,趙曉巍,陳良安,郝鳳英,曹璐;肺保護性通氣對肺內(nèi)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質(zhì)影響的比較[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4年05期
2 彭小華;;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29例[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6年08期
3 蘇學會;楊明;劉桂榮;;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年20期
4 賈彩煥;馬龍先;;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5 馬曉明;;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高原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探討[J];高原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6 石青軍;楊正平;馬四清;;西寧地區(q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行肺保護性通氣的臨床研究[J];高原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7 解立新,劉又寧,趙曉巍,郝鳳英,曹璐,劉慶峰,范保星;肺保護性通氣對肺內(nèi)源性/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模型犬呼吸力學和炎性反應的影響[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04年03期
8 羅佛全;趙為祿;吳菊梅;;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急性胰腺炎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影響[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任雪云;張偉偉;向美芹;王瑜;邢齊寧;;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60例回顧性分析[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鄭康;鄭亞安;;肺保護性通氣策略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宏民;劉大為;;心功能導向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保護性通氣策略[A];重癥醫(yī)學——2011[C];2011年
2 湯睿;黃英姿;;影像監(jiān)測導向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保護性通氣[A];重癥醫(yī)學——2011[C];2011年
3 胡莉娟;侯靜靜;朱蕾;劉莉;周營營;徐云潔;;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犬影像學指標和病理學指標的影響[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大會暨中華呼吸病學會呼吸生理和重癥監(jiān)護學組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江金彪;林應榮;陳弘;;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早產(chǎn)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治療中的意義[A];2008年浙江省兒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周建新;;腦損傷患者的肺保護性通氣策略[A];重癥呼吸——肺與多器官衰竭——中華醫(yī)學會第一次重癥呼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厲為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希望與困惑[A];浙江省醫(yī)學會航海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浙江省航海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胡彩花;;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和監(jiān)護[A];全國內(nèi)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全國心臟內(nèi)、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江金彪;林應榮;陳弘;;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早產(chǎn)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治療中的意義[A];浙江省醫(yī)學會圍產(chǎn)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圍產(chǎn)醫(yī)學熱點問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9 李茂琴;趙小龍;李家瓊;史載祥;許繼元;莫遜;;反復肺復張聯(lián)合肺保護性通氣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家兔肺損傷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重癥醫(yī)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王辰;詹慶元;;呼吸機所致肺損傷與肺保護性通氣策略[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解立新;不同肺保護性通氣模式對急性肺損傷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3年
2 侯靜靜;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喻文亮;小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流行病學和肺保護性通氣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袁慶杰;肺保護性通氣策略治療肺內(nèi)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對比[D];青島大學;2015年
2 周晶;術中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中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影響[D];東南大學;2015年
3 熊偉;肺保護性通氣在中老年脊柱俯臥位手術中的應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劉U,
本文編號:20455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04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