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磁共振成像引導幕上病變活檢103例
本文選題:立體定位技術 切入點:腦疾病 出處:《中國腫瘤臨床》2017年17期
【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導下微鉆鉆孔立體定向活檢術在顱內占位性病變的應用。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就診于首都醫(y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yī)院103例因腦幕上病變行MRI引導微鉆鉆孔立體定向活檢手術的患者,分析病變的病理結果及患者術后情況。結果:102例患者均獲取明確的病理診斷,活檢陽性率99.0%,其中膠質瘤66例(65.0%),淋巴瘤27例(26.5%),橫紋肌肉瘤1例(1.0%),生殖細胞腫瘤3例(2.9%),炎性病變3例(2.9%),腦灰質異位2例(2.0%),腦梗塞1例(1.0%)。3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穿刺部位出血(2.9%),1例(1.0%)需行手術清除血腫,無死亡病例,無術后感染病例。結論:磁共振引導微鉆鉆孔腦立體定向活檢術是一種安全、可靠、微創(chuàng)的手術方法,對顱內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sonance) guided microdrill stereotactic biopsy in intracranial space-occupying lesion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3,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t Sanbo Department of brain Medicin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A total of 103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lesions underwent stereotactic biopsy guided by MRI.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102 patients obtained definit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 positive rate of biopsy was 99.0: 66 cases of glioma, 27 cases of lymphoma, 1 case of rhabdomyosarcoma, 1 case of rhabdomyosarcoma, 2.9% of germ cell tumor, 3 cases of inflammatory lesion, 2 cases of ectopic gray matter, 2.0% of cerebral infarction, 1.0.3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hematoma should be removed by operation. Concl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stereotactic biopsy is a safe, reliabl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yī)院神外六病區(qū);北京市神經(jīng)外科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302200)資助~~
【分類號】:R6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春楠;王宏;牛廣明;穆學濤;成官迅;;磁共振成像對活體肝移植術前、術后影像評價[J];武警醫(yī)學;2008年11期
2 沈宏榮;;磁共振成像在老年人髖關節(jié)創(chuàng)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9年01期
3 王海麗;劉鵬程;;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0年01期
4 董文濤;任榕娜;楊朋范;;磁共振成像陽性癲沲患兒手術效果及其預后因素[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年18期
5 黃建軍;田志誠;;膝關節(jié)色素沉著絨毛結節(jié)性滑膜炎磁共振成像表現(xiàn)[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年15期
6 梁宏;潘惠儀;;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成像對乳腺癌的診斷[J];當代醫(yī)學;2012年31期
7 崔國峰;潘琦;畢鄭剛;;磁共振成像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治中的準確性和局限性[J];醫(yī)學綜述;2014年07期
8 陸志鋒;張立;李玉香;王博;周運紅;劉璋;林成業(yè);;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0年04期
9 桑銀保;;磁共振成像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15期
10 徐新勝;王文勝;;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診治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云超;蔣麗萍;劉娜香;張青萍;;超聲與磁共振成像方法對膽道閉鎖的鑒別診斷價值探討[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九屆全國腹部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2 王平;金哲峰;;磁共振成像在膝關節(jié)軟骨損傷診斷中的價值評價[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耿曉鵬;磁共振成像在膝關節(jié)外科的應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陳中燦;骨髓源性神經(jīng)干細胞移植磁共振成像的Sinerem標記及大鼠腦缺血模型中的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杜小濤;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軟骨細胞外基質成分改變與7T磁共振T2 mapping和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dGEMRIC)序列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樊鵬;超微超順磁性氧化鐵標記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磁共振示蹤成像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俎金燕;椎間盤退變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李祖銀;多模態(tài)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惡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699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66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