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性骨折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骨質疏松 骨折 藥物治療 骨形成 骨修復 出處:《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質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骨質疏松癥患者最終結局常常是脆性骨折。骨質疏松癥不利于骨折愈合,主要是由于骨質疏松癥導致患者的骨吸收作用增強、新骨形成能力下降造成的。為了縮短骨質疏松癥個體的骨折愈合時間、提高愈合質量,抑制骨吸收或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成為研究熱點。而抗骨質疏松的治療藥物主要是通過抑制骨吸收或促進骨形成促進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所以現(xiàn)在已有大量的實驗探討了抗骨質疏松治療藥物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響。同時還有關于抗骨質疏松藥對骨修復影響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結果總結來說,指出了抗骨質疏松藥可能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有一定的作用。同時現(xiàn)在還沒有明確的證據(jù)證明抗骨質疏松治療不利于骨修復,故抗骨質疏松藥在骨質疏松性骨折上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本文回顧綜述了當下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總結了雙膦酸鹽、地諾單抗、雌激素、雷洛昔芬、特立帕肽、雷尼酸鍶、他汀類藥物以及一些正在研究中的抗骨質疏松藥物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Abstract]:Osteoporosis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bone mass and destruction of bone microstructure. Systemic bone metabolic disease that leads to increased osseous fragility and is prone to fracture. Osteoporosis patients often end up with brittle fractures. Osteoporosis is not conducive to fracture healing.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bone resorption and the decrease of new bone formation ability caused by osteoporosis.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healing quality of osteoporosis individual. Drugs that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or promote bone formation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Antiosteoporosis drugs are mainly used to inhibit bone resorption or promote bone formation to promote the healing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The effects of anti-osteoporosis drugs on the healing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nd the effects of anti-osteoporosis drugs on bone repair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nti-osteoporosis drugs may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that anti-osteoporosis treatment is not conducive to bone repair. Therefore, anti-osteoporosis drug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osteoporotic fracture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summarized the bisphosphonates, dinomactone, estrogen.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raloxifene, maopapeptide, strontium ranionate, statins and some ongoing antiosteoporosis drugs on fracture healing.
【作者單位】: 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口腔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00858)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30181120090)
【分類號】:R580;R683
【正文快照】: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系統(tǒng)疾病[1]。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最終結局往往是脆性骨折。由于骨質疏松狀態(tài)下的骨皮質、骨小梁結構被破壞[2],骨質疏松癥患者比起普通人更容易發(fā)生骨折[3]。同時由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實驗研究獲突破[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4年11期
2 鄭昱新,石印玉,張戈;老年人摔倒對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預測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4年03期
3 唐海;骨質疏松性骨折——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4年04期
4 許良智;莊靜;喬林;;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及預防[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6年07期
5 屈波;潘顯明;權毅;鄧少林;范凌;;成都地區(qū)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病特點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8年10期
6 羅德軍;周旭;董錫亮;趙宏斌;;跌倒致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年13期
7 楊惠林;王根林;;前言——重視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0年05期
8 楊惠林;;重視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6期
9 何斌;張葦;陸寧;王玉環(huán);;社區(qū)老年女性不同風險程度骨質疏松性骨折相關知識調(diào)查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年01期
10 黃海英;;老年人近肱骨處骨質疏松性骨折增長的人數(shù)及發(fā)病率[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199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泉森;;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特點與治療難點[A];2009年浙江省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術年會暨《骨質疏松癥診治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江新;劉曦明;;橈骨遠端骨質疏松性骨折與非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林拓;吳建能;張巧云;;~(89)鍶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應用[A];第二屆全國核素顯像及治療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王昌興;陳龍;吳建民;林向葉;沈建國;;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進展[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王志芳;鄭麗麗;韓超;吳文迅;;2011年河南地區(qū)部分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性骨折發(fā)病特點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6 徐三中;;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策略[A];2012年浙江省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術年會暨《骨質疏松癥診治進展》專題研討班論文集[C];2012年
7 嚴世貴;;骨質疏松性骨折術后處理[A];2012年浙江省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術年會暨《骨質疏松癥診治進展》專題研討班論文集[C];2012年
8 楊雷;;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固定原則[A];2009年浙江省骨質疏松與骨礦鹽疾病學術年會暨《骨質疏松癥診治進展》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何健能;王昌興;沈建國;姜滔;董黎強;尹航;劉琦;;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陳國慶;鄭偉濤;胡聲宇;王松;;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實驗性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丁曉榕;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加緊制定[N];健康報;2008年
2 胡德榮;骨質疏松性骨折研究獲重大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魏開敏;防范骨質疏松性骨折[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4 記者衣曉峰;什么引發(fā)北方寒冷地域骨質疏松性骨折[N];健康報;2009年
5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骨科教授 王以朋;骨質疏松性骨折需標本兼治[N];健康報;2011年
6 上海交大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教授 戴\戎;骨質疏松性骨折新對策[N];健康報;2007年
7 軒和 林乾;女性骨質疏松性骨折的7種預示因子[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殷浩 端木 群力;骨質疏松性骨折de判斷與家庭救治[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9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李曉林;老年骨折和青壯年骨折的治療是一樣的[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10 小正;僅憑T值閾值不足以評估骨折危險[N];保健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嵐姝;FRAX(?)對北京地區(qū)絕經(jīng)期非骨質疏松癥婦女主要部位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預測價值[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6年
2 董超;HIF1α在多孔支架血管化的作用與在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應用及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劉宇鵬;骨保護素基因多態(tài)性及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4 賈覺睿智;2型糖尿病對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影響及機制探索[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5 鄧忠良;低能脈沖超聲波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莊洪;骨康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過程Ⅰ、Ⅱ型膠原及CTGF表達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松;納米骨植入結合經(jīng)皮微創(chuàng)固定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2 王琳;FRAX、BMD與昆明地區(qū)女性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相關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溫思遠;脈沖電磁場影響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實驗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4 王振軍;PVP及PKP治療腰椎骨質疏松性骨折療效對比分析[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6年
5 王福斌;β-CTx、P1NP在絕經(jīng)后女性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中的臨床應用[D];浙江大學;2016年
6 王宗強;長春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7 劉素香;社區(qū)高風險骨質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綜合干預效果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4年
8 聶瑋;雷奈酸鍶對大鼠脛骨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張文均;骨質疏松性骨折風險與脊柱形態(tài)特征和活動能力的相關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黃海明;粗聚焦高能震波在骨質疏松性骨折治療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526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145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