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絲素蛋白的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絲素蛋白的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絲素蛋白 微流控裝置 三維細胞支架 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 細胞培養(yǎng)
【摘要】:蠶絲是一種古老的天然材料,被人利用的歷史已經(jīng)有幾千年。絲素蛋白是從蠶絲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蛋白,由18種氨基酸組成,其中富含的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多以-Gly-Ala-Gly-Ala-Ser-重復序列的多肽形式存在。絲素蛋白被用作手術縫合材料應用于生物醫(yī)學領域也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其優(yōu)異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光學性能在目前的高科技研究平臺下有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在治療組織器官損傷方面,組織工程是最具前景的方式,它能夠避免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中會出現(xiàn)的免疫排斥和供體短缺等問題。在組織工程的多個重點問題當中,細胞支架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是在材料科學和生物醫(yī)學領域最被廣泛研究的。細胞支架的結(jié)構(gòu)關系到細胞的粘附,細胞的增殖,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轉(zhuǎn)移和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等多個方面。絲素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種理想的細胞支架材料,我們希望將絲素蛋白應用于細胞支架中,制備成一種具有良好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的三維細胞支架。本論文主要研究了一種基于絲素蛋白的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的有效制備方法,具體工作如下:1.絲素蛋白的提取及凝膠化試驗:我們從生蠶繭中提取絲素蛋白,并對比了不同提取體系的特點;將提取的絲素蛋白制備成包括水凝膠、海綿、納米纖維薄膜等不同形式,并評估三種不同形式絲素蛋白材料的不同性質(zhì)。2.絲素蛋白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我們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裝置制備了三種材料的單分散性模板微球;通過對比確定聚己內(nèi)酯材料為制備模板微球的最佳方案,并將其模板微球排列成密堆積結(jié)構(gòu)的模板團聚體;將絲素蛋白浸潤到模板團聚體空隙中復制模板結(jié)構(gòu),最后將模板微球除去即可得到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的絲素蛋白三維細胞支架。3.絲素蛋白細胞支架的細胞培養(yǎng)試驗:我們研究了絲素蛋白水凝膠材料和海綿材料在細胞培養(yǎng)試驗中的優(yōu)劣,認為海綿形式更好的機械性能使之相較于水凝膠形式更具優(yōu)勢;將絲素蛋白海綿的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應用于細胞試驗,利用倒置熒光顯微鏡等方式表征了細胞的粘附和生長情況,并用MTT法評估了細胞的活性和增殖情況。
【關鍵詞】:絲素蛋白 微流控裝置 三維細胞支架 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 細胞培養(yǎng)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318.0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33
- 1.1 絲素蛋白11-19
- 1.1.1 絲素蛋白簡介11-14
- 1.1.1.1 絲素蛋白的凝膠機理12-13
- 1.1.1.2 絲素蛋白的凝膠結(jié)構(gòu)13
- 1.1.1.3 絲素蛋白凝膠的機械性能13-14
- 1.1.2 絲素蛋白的改性14-16
- 1.1.2.1 物理改性14
- 1.1.2.2 化學改性14-16
- 1.1.3 絲素蛋白的應用研究16-19
- 1.1.3.1 組織工程支架材料16-17
- 1.1.3.2 抗粘附抗凝血材料17
- 1.1.3.3 光刻膠材料17-18
- 1.1.3.4 治愈傷口敷料18
- 1.1.3.5 藥物的控釋材料18-19
- 1.1.3.6 生活日用品19
- 1.2 微流控技術19-25
- 1.2.1 微流控技術的概念19-20
- 1.2.2 微流控技術制備微液滴的原理及裝置20-22
- 1.2.3 微流控技術制備微液滴的影響因素22-24
- 1.2.3.1 材料性質(zhì)22-23
- 1.2.3.2 幾何形狀23-24
- 1.2.4 微流控技術制備微液滴的應用24-25
- 1.3 細胞支架25-31
- 1.3.1 細胞支架的材料26-29
- 1.3.1.1 天然獲取的材料26-28
- 1.3.1.2 人工合成的材料28-29
- 1.3.2 細胞支架的結(jié)構(gòu)29-31
- 1.3.2.1 電紡纖維30
- 1.3.2.2 三維反蛋白石支架30
- 1.3.2.3 微載體30-31
- 1.4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31-33
- 第二章 絲素蛋白的提取及凝膠化試驗33-43
- 2.1 序言33-34
- 2.2 實驗部分34-36
- 2.2.1 實驗試劑34
- 2.2.2 實驗儀器34-35
- 2.2.3 絲素蛋白的提取35-36
- 2.2.4 絲素蛋白的凝膠化試驗36
- 2.2.4.1 絲素蛋白水凝膠(Hydrogel)36
- 2.2.4.2 絲素蛋白海綿(Sponge)36
- 2.2.4.3 絲素蛋白納米纖維(Nano-fiber)36
- 2.3 結(jié)果與討論36-41
- 2.3.1 絲素蛋白的提取36-37
- 2.3.2 絲素蛋白水凝膠37-38
- 2.3.3 絲素蛋白海綿38
- 2.3.4 絲素蛋白納米纖維38-41
- 2.4 本章小結(jié)41-43
- 第三章 絲素蛋白反蛋白石結(jié)構(gòu)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43-57
- 3.1 序言43-44
- 3.2 實驗部分44-48
- 3.2.1 實驗試劑44
- 3.2.2 實驗儀器44-45
- 3.2.3 玻璃微流控裝置的制作45-46
- 3.2.4 模板微球的制備46-47
- 3.2.4.1 聚苯乙烯(PS)微球的制備46
- 3.2.4.2 瓊脂糖(Agarose)微球的制備46-47
- 3.2.4.3 聚己內(nèi)酯(PCL)微球的制備47
- 3.2.5 絲素蛋白的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47-48
- 3.3 結(jié)果與討論48-56
- 3.3.1 微流控裝置48
- 3.3.2 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備48-49
- 3.3.3 瓊脂糖微球的制備49-51
- 3.3.4 聚己內(nèi)酯微球的制備51-54
- 3.3.5 絲素蛋白的三維細胞支架的構(gòu)建54-56
- 3.4 本章小結(jié)56-57
- 第四章 絲素蛋白細胞支架的細胞培養(yǎng)試驗57-67
- 4.1 序言57-58
- 4.2 實驗部分58-61
- 4.2.1 實驗試劑58
- 4.2.2 實驗儀器58
- 4.2.3 細胞種植與培養(yǎng)58-60
- 4.2.3.1 細胞復蘇59
- 4.2.3.2 細胞換液59
- 4.2.3.3 細胞傳代59
- 4.2.3.4 細胞計數(shù)59-60
- 4.2.4 絲素蛋白細胞支架培養(yǎng)HepG2細胞60
- 4.2.5 熒光活性染色60
- 4.2.6 細胞增殖檢測(MTT法)60-61
- 4.3 結(jié)果與討論61-66
- 4.3.1 不同形式絲素蛋白基底材料的細胞培養(yǎng)61-63
- 4.3.2 不同形式絲素蛋白基底材料的對細胞活性和增殖的影響63-64
- 4.3.3 絲素蛋白三維細胞支架的細胞培養(yǎng)64-65
- 4.3.4 絲素蛋白三維細胞支架對細胞活性和增殖的影響65-66
- 4.4 本章小結(jié)66-67
- 第五章 總結(jié)與展望67-69
- 參考文獻69-77
-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申請專利77-79
- 致謝7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陸麗;程謙偉;李軍生;鄭燕升;蔣延飛;;絲素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研究[J];食品科技;2009年07期
2 程海濤;李軍生;韋飛;閻柳娟;;絲素蛋白乙;揎椀墓に囇芯縖J];食品科學;2009年22期
3 顏若曦;趙東旭;劉永東;楊新林;;中分子量水溶性絲素蛋白的制備與表征[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11期
4 李玲玲;;絲素蛋白的制備及表征[J];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楊新林,王俐勇,顧晉偉,朱鶴孫;等離子體處理的絲素蛋白作為人內(nèi)皮細胞培養(yǎng)基質(zhì)的研究[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02年06期
6 田莉,閔思佳,朱良均;絲素蛋白在軟組織相容性材料方面的研究進展[J];蠶業(yè)科學;2005年02期
7 陳辰;曹傳寶;馬西蘭;唐茵;朱鶴孫;;靜電紡絲絲素蛋白水溶液制備無紡布[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7年01期
8 趙珍;陳立艷;趙曉軍;;原子力顯微鏡下絲素纖維及絲素蛋白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研究[J];四川動物;2008年06期
9 鄧益斌;季丹;周平;;磁共振技術在絲素蛋白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中的應用[J];波譜學雜志;2008年04期
10 徐衛(wèi)袁;朱賢;孫鋒;嚴飛;王以進;;絲素蛋白/牛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及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復合新型組織工程骨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學實驗[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2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伊智峰;羅勇悅;陳鷹;彭政;丁麗;李永振;;天然橡膠/桑蠶絲絲素蛋白復合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2 袁青青;曹惠;邵正中;;電噴法制備絲素蛋白納米微球[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3 趙薈菁;李明忠;;小口徑絲素蛋白編織管的制備及性能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2010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學術大會壁報展示論文[C];2010年
4 王琳婷;朱良均;閔思佳;張海萍;;絲素蛋白在生物醫(y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A];中國蠶學會第六屆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C];2009年
5 陳芳芳;閔思佳;朱良鈞;;交聯(lián)絲素蛋白凝膠的熱性能分析[A];中國蠶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范慰慰;顏若曦;趙東旭;;可溶性絲素蛋白的制備研究[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6年
7 伊智峰;羅勇悅;陳鷹;彭政;丁麗;李永振;;天然橡膠/桑蠶絲絲素蛋白抗菌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A];2010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學術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張海萍;朱良均;閔思佳;;絲素蛋白的結(jié)構(gòu)、制備及其應用研究進展[A];全國桑樹種質(zhì)資源及育種和蠶桑綜合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劉小甜;楊明英;張海萍;朱良均;;絲素蛋白緩釋微球的研究進展[A];全國家(柞)蠶資源高值化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唐鳴;;絲素蛋白修復兔下頜骨臨界性骨缺損的初步實驗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浙江理工大學先進紡織材料與制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陳建勇;銀離子改性絲素蛋白提高織物上染率[N];中國紡織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郭桂香;脆弱絲織品修復新添兩種加固方法[N];中國文物報;2009年
3 吳徵宇;編織皮膚經(jīng)緯[N];科技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陶婷婷 通訊員 段然;高分子無處不在 讓生活更美好[N];上?萍紙;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明輝;絲素蛋白—納米銀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膜相關性鼻竇炎的作用[D];復旦大學;2014年
2 尹建偉;再生絲素蛋白材料的制備[D];復旦大學;2011年
3 曹正兵;絲素蛋白自組裝行為及其在生物醫(yī)藥方面的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4 魏偉;再生絲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紡絲及后處理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5 姚勇波;纖維素/絲素蛋白的共溶解與紡絲成形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6 范純?nèi)?絲素蛋白/納米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的仿生制備及促進脊柱融合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佘振定;基于絲素蛋白/殼聚糖的肝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8 徐衛(wèi)袁;構(gòu)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牛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絲素蛋白組織工程骨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9 劉濤;絲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骨修復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4年
10 黃福華;絲素蛋白涂層人工血管的研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桂軍;絲素蛋白在離子液體中溶解及再生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2 鐘一鳴;水溶液中再生絲素蛋白構(gòu)象轉(zhuǎn)變的熒光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姜瑞;絲素蛋白水凝膠用于透皮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鄭愷;絲素蛋白取向凝膠/羥基磷灰石復合支架對骨間充質(zhì)干細胞黏附和增殖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5 駱井萬;殼聚糖/絲素共混凝膠及其作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培養(yǎng)支架的初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6 李靜;用精胺修飾家蠶絲素及其作為基因傳遞載體[D];蘇州大學;2015年
7 王碩;絲素蛋白復合脫鈣骨基質(zhì)修復動物骨缺損模型的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8 張馳;絲素蛋白/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2活性肽的制備和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9 別詩宇;酸/鹽溶解制備再生絲素蛋白多孔材料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10 張芳;生物表面活性劑誘導絲素蛋白水凝膠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315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73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