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亞胺修飾多壁碳納米管及對PC12細胞生物相容性的評價
本文關鍵詞:聚乙烯亞胺修飾多壁碳納米管及對PC12細胞生物相容性的評價
【摘要】:目的: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imine,PEI)功能化修飾多壁碳納米管(MWCNTs-COOH)制備低毒、水溶性良好的碳納米管聚乙烯亞胺復合物(MWCNTs-PEI),為碳納米管作為藥物載體研究奠定基礎。方法:通過聚乙烯亞胺(PEI)共價修飾羧基化多壁碳納米管(MWCNTs-COOH)制備得到MWCNTs-PEI,利用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紅外光譜(FT-IR)、熱失重分析(TG)、拉曼光譜(Raman)、Zeta電位等測定方法對復合物進行表征;采用四基偶氮噻唑藍法(MTT)及流式細胞儀法考察其對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細胞(PC12細胞)的毒性作用,評價復合物體外生物相容性。結果:通過SEM,TEM,FTIR,TG,Raman,Zeta電位等測定結果證實PEI成功接枝到MWCNTs上;分散性實驗結果表明MWCNT-PEI在去離子水中分散均勻且穩(wěn)定性良好;MTT及流式細胞實驗結果表明通過PEI功能化修飾MWCNTs使得MWCNTs的細胞毒性顯著降低。結論:通過PEI功能化修飾后的MWCNTs分散性得到明顯改善且對細胞毒性顯著降低,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單位】: 石河子大學藥學院;新疆瑪納斯佳園醫(yī)院;
【關鍵詞】: 聚乙烯亞胺 多壁碳納米管 生物相容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60395)
【分類號】:R318.08
【正文快照】: compatibility.自1991年日本電鏡學家Iijima發(fā)現(xiàn)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以來[1],碳納米管在生物醫(yī)藥領域迅速成為研究熱點[2-3],研究發(fā)現(xiàn)碳納米管可以用作疏水性藥物、活性蛋白質、iRNA和c D-NA等載體材料[4-5],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細胞毒性限制了它的部分開發(fā)應用[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少瑜;孔繼烈;;碳納米管在腫瘤診斷與治療研究中的新進展[J];分析化學;2009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元虎;劉永彪;馮永;馮霞;徐冬梅;姚思德;;腫瘤細胞基因轉導載體聚乙烯亞胺的合成及篩選[J];癌癥;2007年07期
2 譚琳;白慧萍;陳雅倩;楊光明;盧旭曉;楊云慧;;離子液體在一維納米材料制備中的應用[J];材料導報;2008年S2期
3 朱靖;池俊杰;裴占宇;尹紅娜;董振華;;多壁碳納米管的共價修飾及分散性研究[J];材料導報;2008年S2期
4 羅飛,許建中;基因增強的骨組織工程研究進展[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6期
5 陳道楨;薛文群;龔健;詹惠英;湯月萍;吳高雄;王家俊;;PEI-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作為基因載體的實驗觀察[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6 房鈺鑫;商洪才;秦霞;樊官偉;張迪;趙薇;李爭春;張伯禮;陳強;;多壁碳納米管修飾鉑基片石英晶體微天平研究白細胞介素-6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J];分析化學;2011年09期
7 姚元虎;劉永彪;;腫瘤基因治療轉導載體聚乙烯亞胺[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6年07期
8 張芳芳;李雷;張軻;;碳納米管功能化表面修飾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3年17期
9 李愛榮;朱菡;徐增瑞;李夢;張振中;;碳納米管抗菌作用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材料導報;2013年17期
10 王茹燕;彭琳;;陽離子聚合物介導的基因治療細胞內途徑和主要屏障研究進展[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Li Liu;Xiaoxia Liu;Qian Xu;Ping Wu;Xialin Zuo;Jingjing Zhang;Houliang Deng;Zhuomin Wu;Aimin Ji;;Self-assembly nanoparticles based on c(RGDfk)peptide for the delivery of siRNA targeting VEGFR2 gene for tumor therapy[A];2014年廣東省藥師周大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杰;生物降解聚酯作為抗癌藥物和基因載體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肖波;殼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菌與轉基因領域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程露;鼠源Fcε-Fcγ融合蛋白的瞬時基因表達、大量制備及其對小鼠的抗過敏作用[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區(qū)文超;脂質微泡的制備及血小板受體靶向微泡構建的初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汪國忠;超聲破裂載基因微泡介導基因轉染及反義RNA轉染治療心力衰竭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聶宇;可靜脈注射新型納米復合物載IL-18基因傳遞系統(tǒng)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尹東鋒;基于陽離子聚合物/DNA納米復合物微針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8 孟靜茹;耐藥基因mecA阻斷策略逆轉MRSA及MRSE耐藥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9 龔永生;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基因逆轉錄病毒載體靶向溶栓效應[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馬小魁;哺乳動物工程細胞懸浮適應—可貼壁亞群(HEK293ar)的獲得及其抗失巢凋亡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振華;多壁碳納米管接枝超支化聚(胺—酯)的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何淑慧;載質粒電紡纖維膜作為血管組織工程支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李晉;葉酸修飾殼寡糖硬脂酸嫁接物的基因載體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楊生濤;陽離子聚合物基因轉染載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5 閔莉靜;天然植物多糖修飾的聚陽離子作為基因藥物載體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楊慧;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介導的NR2B-siRNA對小鼠炎性痛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7 李鵬;HER-2/neu反義寡核苷酸對靶基因抑制作用的時相變化與微觀分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8 董培婷;超聲微泡介導P53質粒對宮頸癌Hela細胞株轉染效率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何玲玲;磁性納米顆粒介導PTEN基因轉染對耐順鉑肺腺癌細胞生長及耐藥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9年
10 陳偉;FHIT基因對SW480人結腸癌細胞生長增殖影響的實驗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經(jīng)忠;王青青;余海;;新型非病毒載體聚乙烯亞胺介導基因轉染參數(shù)的研究[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2 傅曉源;張浩偉;謝灝;丁誠;彭鍇;張陽德;;聚乙烯亞胺載基因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相關特性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8年24期
3 陳蓮云,鐘秀容,周琳瑛,梁平;多聚乙烯亞胺——一種標記組織細胞中陰離子的探針[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4 李經(jīng)忠,王青青,余海,沈芬平,吳萍萍;聚乙烯亞胺轉基因影響因素的測定及其優(yōu)化[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4年02期
5 徐松琳;金拓;;新型聚乙烯亞胺衍生物體內轉染活性的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8年12期
6 李非凡;田華雨;陳磊;夏加亮;陳學思;景遐斌;;六氯環(huán)三磷腈交聯(lián)寡聚乙烯亞胺的制備及基因載體應用[J];高等學;瘜W學報;2010年09期
7 陳曉愛;鄧宇斌;;納米載體多聚乙烯亞胺介導基因治療的研究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11年01期
8 楊冬;周啟;樊國棟;;聚乙烯亞胺用作基因轉染載體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生物技術;2007年04期
9 唐秋莎;張東生;顧寧;叢小明;萬美玲;金立強;;聚乙烯亞胺在錳鋅鐵氧體納米粒子表面定量吸附[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陳,
本文編號:6628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66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