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小血管病伴腦出血后繼發(fā)缺血的影像學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05 06:31
目的分析腦小血管。–SVD)伴腦出血后繼發(fā)缺血的影像學特征。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德清縣中醫(yī)院與湖州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腦出血后繼發(fā)缺血的CSVD患者70例,均進行MRI、頭頸部CT血管造影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結果 70例患者經MRI檢查均為腔隙性梗死,其中合并腦白質病變25例(35.7%);坠(jié)區(qū)梗死率(51.7%)略高于其他部位(42.9%),單發(fā)病灶發(fā)生率35.7%低于多發(fā)病灶的64.3%。頭頸部C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顱內外動脈無異常率67.1%高于顱內外動脈狹窄或閉塞的發(fā)生率32.9%;23例血管異;颊咧,前循環(huán)動脈狹窄或閉塞15例,后循環(huán)動脈狹窄或閉塞8例。患者起病后6小時至28天,血腫體積逐漸縮小;水腫量從起病后3天起明顯增加并于14天達到高峰,21天后水腫大幅消退,28天復查時水腫體積略高于起病后6小時。結論掌握CSVD影像學特征,可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依據,有利于醫(yī)師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腦出血后繼發(fā)缺血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害。
【文章來源】: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20,27(02)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影像學檢查
1.3 觀察指標
2 結果
2.1 MRI檢查結果
2.2頭頸部C 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
2.3 70例患者不同時期腦血腫、腦水腫比較(表1)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小血管病與首次癥狀性腦出血的相關性MRI研究[J]. 孫勝軍,蘇亞萍,韓麗萍,高培毅,隋濱濱.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6 (11)
[2]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 張玉超.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18)
[3]腦小血管病[J]. 詹羽,劉煜敏.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4(01)
[4]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及其機制[J]. 郭丹丹,艾青龍,李玉蘭,楊有仙.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3 (05)
本文編號:3064743
【文章來源】: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 2020,27(02)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影像學檢查
1.3 觀察指標
2 結果
2.1 MRI檢查結果
2.2頭頸部C 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
2.3 70例患者不同時期腦血腫、腦水腫比較(表1)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小血管病與首次癥狀性腦出血的相關性MRI研究[J]. 孫勝軍,蘇亞萍,韓麗萍,高培毅,隋濱濱.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16 (11)
[2]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 張玉超.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18)
[3]腦小血管病[J]. 詹羽,劉煜敏.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4(01)
[4]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及其機制[J]. 郭丹丹,艾青龍,李玉蘭,楊有仙. 國際腦血管病雜志. 2013 (05)
本文編號:30647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306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