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和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及散光的療效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和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及散光的療效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比較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SMILE)和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FS-LASIK)治療近視及散光術后的療效和視覺質(zhì)量。 方法:選取于我院行SMILE術的近視患者17例(33只眼),FS-LASIK術23例(37只眼),平均等效球鏡度分別為-4.81±1.47D和-5.56±2.08D。術前兩組屈光度、最佳矯正視力(BCVA)、瞳孔直徑、高階像差、各空間頻率對比敏感度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比兩組術后1月、3月的視力、屈光度、高階像差和對比敏感度的變化。 結果:術后1月SMILE與FS-LASIK組裸眼視力(UCVA)分別為-0.010±0.06logMAR和0.001±0.07logMAR (p=0.534); BCVA分別為0.002±0.03logMAR和0.000±0.02logMAR (p=0.731);平均等效球鏡度SMILE組(-0.05±0.29D)低于FS-LASIK組(0.12±0.32D)(p=0.022),可預測性兩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591);術后1月兩組總高價像差、球差及慧差均較術前顯著增大,FS-LASIK的高階像差(p=0.011)和球差(p0.001)較SMILE高;術后1月SMILE組無眩光2.6、4.2cpd對比敏感度較術前下降,FS-LASIK組全部空間頻率下對比敏感度下降,SMILE組在無眩光1.0cpd (p=0.014)、1.7cpd (p=0.010)、4.2cpd(p=0.019)和有眩光2.6cpd(p=0.006)、4.2cpd(p=0.011)、6.6cpd(p=0.044)對比敏感度高于FS-LASIK組。術后3月SMILE與FS-LASIK的UCVA分別為-0.022±0.101ogMAR和-0.026±0.06logMAR (p=0.827);兩組全部術眼BCVA為0.000logMAR;平均等效球鏡度SMILE組(-0.05±0.39D)與FS-LASIK組(0.00±0.27D)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566),可預測性FS-LASIK組更好(p=0.011);術后3月兩組總高價像差、球差及慧差均較術前顯著增大,FS-LASIK組的高階像差(p=0.017)和球差(p0.001)較SMILE組高;術后3月SMILE組無眩光2.6、4.2cpd和有眩光4.2cpd對比敏感度較術前下降,FS-LASIK組僅有眩光1.7cpd對比敏感度恢復術前水平,SMILE組在無眩光1.7cpd(p=0.047)、4.2cpd(p=0.019)和有眩光1.7cpd(p=0.035)對比敏感度高于FS-LASIK組。 結論:SMILE及FS-LASIK矯正近視及散光均安全有效,可預測性FS-LASIK組更好。SMILE組引入的高階像差尤其是球差較少,且術后中低空間頻率對比敏感度優(yōu)于FS-LASIK組。術后視覺質(zhì)量SMILE組優(yōu)于FS-LASIK組。
【關鍵詞】:近視 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 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 高階像差 對比敏感度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79.63
【目錄】:
- 致謝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目錄10-11
- 引言11-13
- 1 資料和方法13-17
- 2 結果17-27
- 3 討論27-32
- 4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7
- 綜述37-49
- 參考文獻46-49
- 作者簡介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平,欒潔;LASIK治療近視術中并發(fā)癥的臨床處理[J];江蘇醫(yī)藥;2002年01期
2 楊渝華,方鋼;LASIK治療近視的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04年02期
3 張金軍;劉超;;LASIK術后2年角膜瓣移位1例[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8年06期
4 王麗;PRK和LASIK后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校醫(yī);2001年02期
5 陶黎明,朱美玲,張曉蘋;PRK與LASIK治療近視術后的角膜地形圖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03年03期
6 侯英芳;王曉華;張華;楊黎;苗永鳳;;LASIK治療近視眼2917例圍手術期護理[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年22期
7 汪紅蓮,史方玲,李茂坤;LASIK手術治療近視眼的護理體會[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8 李欣蓉;;LASIK手術治療近視及近視散光圍手術期護理[J];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9年03期
9 晁明倫;王紅民;;LASIK術后角膜上皮植入臨床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7年11期
10 王久鳳;;近視眼病人LASIK手術的配合[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旭陽;;Q值引導的LASIK治療近視短期療效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Conductive Keratoplasty:An Approach for the Correction of Residual Hyperopia in post-LASIK Pseudophakia[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李康(宀雋);俞阿勇;余野;王勤美;楊新軍;;近視患者LASIK術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A];華東地區(qū)第十次流行病學學術會議暨華東地區(qū)流行病學學術會議2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0年
4 劉美娜;;飛秒激光制瓣LASIK手術的術前宣教[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5 黃卿;董啟云;;LASIK術后五年繼發(fā)圓錐角膜一例[A];第十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暨吉安地區(qū)眼科專委會成立會議)學術論文集[C];2010年
6 徐勤;肖燕;;LASIK手術患者遵醫(yī)行為與術后效果的分析[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湯廣成;谷寅;;飛秒激光制瓣的LASIK治療高度近視療效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林咸平;費安裕;方燕;葉曉玲;崔鋼峰;;LASIK術中應用地塞米松瓣下沖洗預防彌漫性板層角膜炎[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沈降;;頭位在LASIK手術中控制散光的作用[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易昀敏;許建人;鄒芬蘭;謝鳳英;;Moria M2型90刀頭在LASIK中的臨床應用[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醫(yī)結合眼科、中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深圳商報記者 高崢;深圳激光治療近視技術繼續(xù)領跑全國[N];深圳商報;2005年
2 班瑋;飛秒激光技術可望治療近視[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衣曉峰;治療近視先“擦亮”雙眼[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4 鄧偉;針灸治療近視效果好[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5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眼視光學中心 魏玲 (副主任醫(yī)師);激光治療近視的注意事項[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6 市二院眼科 鄒廣程;淺談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N];無錫日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楊珂;治療近視首選配鏡[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8 ;激光治療近視怎么選擇?[N];泰州日報;2006年
9 龔哲明邋通訊員 崔燕波;上醫(yī)院治療近視的學生大增[N];寧波日報;2007年
10 謝炳貴;治療近視眼手術有哪些[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亮;近視眼LASIK術后晶狀體厚度改變及其對屈光回退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張立軍;前彈力層下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李招娜;角膜上皮瓣棄留對Epi-LASIK矯治近視影響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徐海琳;高度近視LASEK/Epi-LASIK遠期安全性、有效性及角膜后表面高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5 于華軍;近視眼LASIK術后人工晶狀體屈光度測算中應用矯正角膜曲率的效能檢驗[D];山東大學;2012年
6 買志彬;FEMTO LDV飛秒激光輔助LASIK術后角膜形態(tài)和視覺質(zhì)量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周少博;近視眼LASIK術后調(diào)節(jié)變化及手術前后調(diào)節(jié)致眼前節(jié)結構變化的比較[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郭秀瑾;不同方式的準分子激光表面切削術后角膜創(chuàng)傷愈合反應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馬魯新;眼波前像差與屈光手術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4年
10 鄒俊;超薄角膜瓣LASIK手術的實驗與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芳宇;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和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及散光的療效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2 陳艷路;LASIK治療近視遠期療效的觀察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張杰;前彈力層下激光角膜磨鑲術與傳統(tǒng)LASIK治療近視的臨床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楊聞文;Q值引導個性化與標準化LASIK治療近視臨床效果回顧性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李青;Epi-LASIK和去瓣的Epi-LASIK治療近視的臨床對比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李曉雯;波前像差引導的LASIK治療近視的療效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馮華章;波前引導LASIK治療近視對視覺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8 許梅;Flap-free LASEK和Flap-free Epi.LASIK治療中、低度近視臨床效果比較[D];青島大學;2011年
9 汪晨潔;LASIK與SBK治療中度近視患者的臨床對比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宋艷偉;LASEK與Epi-LASIK術后角膜中央知覺及淚膜穩(wěn)定性的臨床觀察[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飛秒激光微切口基質(zhì)透鏡摘除術和飛秒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近視及散光的療效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57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29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