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納米銀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評價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graphene based silver nanocomposites (AgNP/rGo-PEI) modified with polyvinylidene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The method is to prepare AgNP/rGo-PEI, and then compare it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modified silver nanoparticles (PVP/AgNP) to analyze its stabilit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nano-silver (AgNP) on the surface of AgNP/rGO-PEI is relatively uniform, with a mass fraction of 4.5 and a particle size of 613nm. The aggregation of PVP / AgNP was obvious in the low-temperature illumination instrument with no light or light intensity of 3 000lx, while the aggregation of PVP / AgN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AgNP/rGO-PEI. The agNPR / rGO-PEI had bette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relatively low biotoxicity. 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AgNP/rGo-PEI is reliable, the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衛(wèi)計委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長治醫(yī)學院;
【分類號】:R318.0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唐秋莎;張東生;顧寧;叢小明;萬美玲;金立強;;聚乙烯亞胺在錳鋅鐵氧體納米粒子表面定量吸附[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2 黃毅;陳永勝;;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關應用[J];中國科學(B輯:化學);2009年09期
3 王昕,施[?萍,朱雪濤,賈_g飛;MTT法評價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細胞毒性[J];山東生物醫(yī)學工程;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費強;尚龍安;范代娣;王德偉;;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的細胞毒性評價的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5年06期
2 袁慧珍;宋永海;張梅;劉麗;汪莉;;磷鉬酸/殼聚糖功能化的石墨烯多層膜修飾電極及其電化學行為[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3 趙遠;黃偉九;;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進展[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1年07期
4 王麗民;王延相;謝奔;劉玉蘭;楊依真;王成國;;有機-無機轉化法制備石墨烯薄膜帶的探索研究[J];材料導報;2011年07期
5 楊西曉,陳建海,郭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納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0期
6 王進晉;吳雪文;劉素琴;黃可龍;;石墨在釩電池電解液中的電化學行為[J];電源技術;2011年12期
7 何鐵石;趙龍;劉志成;魏穎;金振興;;石墨烯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研究進展[J];電子元件與材料;2011年12期
8 雷蕓;張科;鄒琴;潘裙;袁繼祖;;氧化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的制備[J];非金屬礦;2011年01期
9 王平華;王志剛;劉春華;唐龍祥;向康;;基于π-π相互作用合成星型聚丙烯腈-石墨烯復合材料[J];功能高分子學報;2010年04期
10 向繼文;陳依民;徐成志;胡友旺;;聲表面波NO_2傳感器敏感膜研究進展[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2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趙潔;鮑健強;;低碳發(fā)展思路下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技術難題的突破——兩種原理性實現快速充電的方法[A];浙江省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低碳發(fā)展綜合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王昶昊;施云海;;單分散性納米銀/氧化石墨烯抗菌復合材料的制備研究[A];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2013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袁林林;肖繼軍;趙峰;;不同溫度下HNIW/GE復合物的MD模擬研究[A];2014’(第六屆)含能材料與鈍感彈藥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輝;功能性半導體納米晶組裝體系的制備及其可見光響應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王華蘭;石墨烯/導電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及其電化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3 韓榮;高脂血癥中醫(yī)“血脈微型ve瘕”論及其軟堅散結法方藥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覃吳;碳基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納米催化劑協同催化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楊西曉;肝靶向納米制劑的生物特性及藥動、藥效學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謝建萍;肝靶向β-雌二醇納米粒制備及抗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7 楊媛;交聯型生物可控降解骨組織修復材料的制備及應用[D];暨南大學;2007年
8 彭忠田;肝靶向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納米藥物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9 陳列歡;組織工程人工角膜內皮載體膜片的制備、性質及對角膜內皮損傷修復的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10 張青松;生物可降解導電聚膦腈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群;殼聚糖基角膜內皮組織工程載體支架的制備及性能評價[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武秋花;聚乙烯亞胺與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的性質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萬麗娟;石墨烯的制備及其改性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周靜;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備、表征與應用[D];南京大學;2011年
5 蘇芬芳;微波加熱法制備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潘健;多孔炭材料的合成及在電化學電容器中的應用[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徐慧芳;影響羥基磷灰石納米顆粒DNA轉染率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李鮮;缺陷石墨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鄭美玲;羧甲基殼聚糖對腫瘤細胞及組織生長影響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10 黃鶴;基于生物相容性復合納米材料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路新麗,張東生,顧寧,鄭杰,朱偉長,金立強,萬美玲;腫瘤熱療用錳鋅鐵氧體納米粒的制備及表征[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2 唐秋莎;萬美玲;張東生;;PEI修飾的錳鋅鐵氧體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與表征[J];電子顯微學報;2006年S1期
3 王棟,林耀,顧利霞;納米銻摻雜二氧化錫水懸浮液性質的研究[J];中國粉體技術;2004年01期
4 郭興忠,楊輝,曹明,王建武;聚乙烯亞胺表面改性SiC粉體的流動特性[J];化工學報;2004年05期
5 倪海燕;張東生;杜益群;;As_2O_3磁性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聯合磁流體熱療對宮頸癌治療的體外實驗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孫靜,孫偉燕,高濂,郭景坤;聚乙烯亞胺在SiC粉體上的定量吸附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冬喜;陳娜娜;裘紅梅;于增國;景立新;陳英杰;鄭叢龍;;納米銀毒理學安全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年11期
2 常淼;彭秀麗;張慶峰;;納米銀抗菌水凝膠大鼠陰道給藥后體內銀元素的代謝與分布[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1年02期
3 王芳;毛熙光;;納米銀材料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16期
4 馬守棟;李明春;葉勇;曹恩惠;趙麗艷;;納米銀的制備與表征[J];中國藥學雜志;2011年13期
5 馬守棟;李明春;曹恩惠;趙麗艷;葉勇;程艷琴;;納米銀溶液的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藥房;2011年41期
6 劉金華;郭倩倩;華海嬰;袁波;趙永星;黃永焯;;穿膜肽提高納米銀穿膜活性的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2年10期
7 孫文杰;陳彥;高霞;劉聰燕;瞿鼎;;地榆-納米銀復合物的制備與表征[J];中草藥;2013年24期
8 周國鳳;湯京龍;奚廷斐;萬子義;;納米銀誘導細胞凋亡的研究與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42期
9 薛玉英;唐萌;;納米銀生物學效應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劉仁明;自興發(fā);武延春;康頤璞;向文麗;司民真;;二維納米結構銀膜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備與研究[J];中國激光;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陰永光;劉景富;江桂斌;;腐殖酸存在下銀離子的光還原——納米銀的天然來源?[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2 鐘海英;;納米銀醫(yī)用輔料的研究進展[A];銅牛杯第九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許利耕;歐陽五慶;李樹珍;何欣;;納米銀的制備及其復乳的體外抑菌活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藥理毒理學分會第十次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張鳳菊;吳霞;;納米銀-多氯聯苯共振光散射光譜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陳國杰;宮永純;陳延明;沈國良;毛萍麗;袁曉光;;納米銀的制備及應用研究[A];中國顆粒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6 王玉柱;吳?;黃家倍;崔平;;納米銀的內耗和模量研究[A];全國第六屆固體內耗與超聲衰減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莫黎昕;李路海;李亞玲;郝雅玲;喬淑楠;;納米銀膠的合成及其應用性能研究[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C];2007年
8 巢靜波;于素娟;馮迎娣;譚志強;劉睿;陰永光;劉景富;;抗菌產品及環(huán)境水樣中納米銀和銀離子的形態(tài)分析[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9 黃科;周婧容;鄭成斌;侯賢燈;;基于碲化鎘量子點陽離子交換放大效應的銀及納米銀間接形態(tài)分析法[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9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10 張改梅;陳強;許文才;楊福軍;邱立強;袁瑋;;納米銀改性保鮮膜的抗菌及保鮮性能研究[A];顏色科學與技術——2012第二屆中國印刷與包裝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秀蘭;美環(huán)保局加強對納米銀應用監(jiān)管[N];中國化工報;2006年
2 王秀蘭;美社會團體要求對納米銀進行管制[N];中國化工報;2008年
3 名訊;納米銀抗菌家具鑒定會在珠海召開[N];消費日報;2009年
4 本期嘉賓 英國諾丁漢大學無機化學博士 楊繼新 北京秦為信諾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殷強;殺菌抗毒的“衛(wèi)士”[N];中國紡織報;2008年
5 楊林;納米銀給創(chuàng)口消毒帶來新的感受[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6 記者 束洪福;10噸納米銀微粉生產線建成[N];科技日報;2005年
7 記者 姜澎;東華大學完成納米銀服裝研制[N];文匯報;2010年
8 李琴華;納米銀令細菌無處藏身[N];人民日報;2002年
9 ;納米銀抗菌新型涂料問世[N];中國技術市場報;2010年
10 叢林;嘉麗士漆品種營銷雙出新[N];中國化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費陽;載有納米銀的新型復合補片的研制及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2 吳源;納米銀的生物效應及毒性作用機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陳大鵬;納米銀的可控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有傳剛;含納米銀的膠原—殼聚糖多孔支架的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5 張萬忠;納米銀的可控制備與形成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高向華;納米銀/天然高聚物復合抗菌溶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7 林俊;納米銀調控自噬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及初步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8 孫友誼;納米銀及其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光子學性質[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9 司民真;納米銀和納米銀膜制備及表面增強拉曼效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胡云睿;納米銀及其復合抗菌材料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洪濱;納米銀膠體的制備和表征[D];天津大學;2007年
2 黃小萃;蘆薈納米銀的制備及其對真絲(綢)的改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劉艷;原位生成納米銀整理真絲綢的結構與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吳遠;高分散性納米銀的合成和抗菌應用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殷杰;納米銀粉的制備工藝及抗菌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樊新;納米銀粉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柳紛華;納米銀材料對植物病原菌物的抑制活性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8年
8 蘇偉;高效納米銀抗菌劑制備及其在棉麻織物中應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孔茉莉;納米銀粉的制備及其涂層抗海洋生物附著和抑菌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10 姚寶慧;納米銀/含氮高聚物的微波合成與表征[D];安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590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225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