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MRI設備臨床質量控制——發(fā)揮設備最優(yōu)性能
[Abstract]:Positive MRI is one of the rapidly developing medical imaging techniques in recent years. In 2014, the number of medical MRI equipment installed in the world reached 183100, increasing by 11.71% compared with 2013. In 1985, China imported the first MRI equipment, and in 2015, the number of MRI equipment in China increased to 9,089. The number of equipment per million population is 6.6. According to the "2015 MRI equipment Market Research report" issued by China Medical equipment Association, the sales volume of MRI equipment in China increased in a compound year from 2011 to 2015.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放射科;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數字診療裝備研發(fā)重點專項(2016YFC0106901) 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yǎng)工程(Z141107001514002) 北京市醫(yī)管局“使命”人才計劃(SML20150101) 北京學者(京人社專家發(fā)[2015]160號)
【分類號】:R197.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青梅;醫(yī)學掃描儀市場上的角逐——磁共振成像中小公司受到了大競爭者新產品的威脅[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1988年04期
2 楊源;;磁共振成像檢查期間用的監(jiān)護裝置[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0年03期
3 張經建;磁共振成像的發(fā)展概況[J];山東醫(yī)藥;1991年09期
4 李國亮;;電纜干擾磁共振成像裝置的處理辦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1993年01期
5 毛英軍;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維護感受[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1994年06期
6 曹厚德;;用于磁共振成像裝置的超高靈敏度超導線圈研制成功[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08年01期
7 李成仁;美國建立一臺8T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攝譜系統(tǒng)[J];稀有金屬快報;1999年01期
8 黃艷圖;何超明;;磁共振成像信噪比的評價方法[J];磁共振成像;2012年02期
9 陶篤純;世界MRI的市場現(xiàn)狀及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1990年01期
10 鮑玫;;磁共振成像檢查醫(yī)患問答[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范六一;;山東省醫(yī)用磁共振成像性能指標調查分析[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2 祁建偉;;CT機質量保證[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胡立;余建明;陳葆宏;李友林;梁明;孔祥泉;楊明;;DR的質量保證處理[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4 趙碧華;;淺談肺部MRI成像新技術[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全國醫(yī)療器械應用技術評價暨醫(yī)學影像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琳;基于DSP的磁共振成像譜儀脈沖序列發(fā)生器的軟件實現(xiàn)[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胡坤;磁共振成像譜儀關鍵技術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3 郭亞平;磁共振譜儀的通信模塊設計和渦流補償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汪龍;微型數字化核磁共振譜儀的研制[D];東北大學 ;2009年
,本文編號:21222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212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