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原位種植與經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腦轉移動物模型的比較
本文關鍵詞:胸腔原位種植與經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腦轉移動物模型的比較
【摘要】:目的為研究肺癌腦轉移機制提供一種可靠的造模方法。方法 18只BALB/c nude裸鼠隨機分為2組,分別經胸腔原位種植與經左心室注射的方法,接種處于對數(shù)期生長的人肺腺癌PC-9細胞(1×106/0.1 m L),接種后觀察裸鼠狀態(tài),在裸鼠出現(xiàn)嚴重惡液質時處死。解剖裸鼠,觀察肺、腦、肝、腎轉移情況;病理取材、HE染色觀察。結果胸腔原位種植組:3周后,第4、6、9號裸鼠可見胸壁瘤結凸起形成,漸增大;裸鼠于第4~6周開始出現(xiàn)體重減輕,并逐漸出現(xiàn)惡液質,分別于第5~7周處死。開胸后見:胸腔廣泛灰白色腫瘤結節(jié)、團塊形成,雙側肋骨、胸膜、脊柱多發(fā)種植灶,雙肺被侵蝕壓縮,顏色蒼白,形態(tài)改變。HE染色見:肺表面廣泛種植瘤形成,與正常肺組織分界清楚;僅6號裸鼠出現(xiàn)腦轉移。經左心室注射組:裸鼠于第3周開始出現(xiàn)體重下降,并逐漸出現(xiàn)惡液質,全部裸鼠于第4周處死。開胸后:除11、18號裸鼠胸壁見2~3個散在瘤結分布(直徑約1~3 mm),其余胸腔視野正常;肺組織輪廓清楚,未見瘤結生成。HE染色見:9只裸鼠均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多發(fā)腦轉移灶。胸腔原位種植組:腦轉移率為11.1%;經左心室注射組:腦轉移率為100%。結論經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腦轉移動物模型的方法,較胸腔原位種植的方法保證了更高的腦轉移率。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yī)學院;
【關鍵詞】: 肺癌腦轉移 左心室注射 胸腔種植 動物模型
【基金】: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基金(WKJ-FJ-17,2013-2016) 福建省立醫(yī)院優(yōu)秀青年醫(yī)師項目(2014YNQN03)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J01376)
【分類號】:R734.2;R-332
【正文快照】: slyyywb@126.com肺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占癌癥死亡率之首[1]。肺癌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之一是腦部,肺癌腦轉移的發(fā)生率為23%~65%,是腦轉移性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2]。由于腦組織解剖結構與功能的特殊性,肺癌腦轉移患者放、化療效果不佳,預后差,其中位生存期僅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雷貝;曹杰;沈杰;趙蘭香;梁勝;孟慶剛;謝文暉;楊順芳;;人肺腺癌腦轉移動物模型建立及顯像的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08期
2 徐磊;周偉;劉科;;GFP標記Lewis肺癌細胞3LL頸內動脈注射建立腦轉移癌動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年23期
3 張翠香;高恒宇;陳永春;劉海燕;金海峰;廉潔;劉得水;劉冰華;侯金才;;肺癌腦轉移型A549/GFP-2細胞的篩選及其條件液對腦微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亞偉;熒光標記人肺腺癌細胞A549后原位種植法建立NSCLC腦轉移模型及其活體檢測[D];山東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萍;王杰軍;;炎癥與腫瘤轉移的研究進展[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2 劉懿;陳軍;;肺癌腦轉移的診治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3年07期
3 奚蕾;沈偉生;曹向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前后血清腫瘤標志物、HIF-1α、VEGF的變化及相關性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4 蔣濤;周彩存;;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14年11期
5 楊芳;于雁;;腫瘤微環(huán)境——腫瘤轉移的關鍵因素[J];中國肺癌雜志;2015年01期
6 李丹;劉巍;;肺癌軟腦膜癌病的治療及預后因素[J];廣東醫(yī)學;2015年10期
7 陳小波;賀猛;李光劍;周永春;趙光強;雷玉潔;楊凱云;田琳瑋;黃云超;;宣威煙煤粉塵誘發(fā)樹,
本文編號:8837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88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