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毒素拮抗肽抑制脂多糖誘導的過度炎癥反應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10:17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也稱為內(nèi)毒素(endotoxin)是內(nèi)毒素血癥(endotoxemia)及膿毒癥(sepsis)最主要的致病因子。LPS致病作用的關(guān)鍵在于其通過激活Toll樣受體4(toll like receptor 4, TLR4)跨膜信號通路,活化宿主免疫細胞,促進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zhì)的過度釋放,導致機體組織損傷、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抑制TLR4跨膜信號通路的激活是防治LPS誘導的過度炎癥反應的有效策略。LPS誘導TLR4跨膜信號通路的激活受到多種信號蛋白/受體的調(diào)控,其中脂多糖結(jié)合蛋白(LPS-binding protein,LBP)、CD14、髓樣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和TLR4是最重要的調(diào)控分子。LBP是介導LPS與靶細胞表面受體CD14結(jié)合的重要載體蛋白,可催化放大LPS誘導的炎癥級聯(lián)反應1001000倍,是導致膿毒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MD-2則被認為是LPS激活TLR4跨膜信號通路所必需的受體分子,在該通路調(diào)控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AmEBP9HPLC純化圖
BmEBP9質(zhì)譜分析圖
第三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mEBPs 體外中和 LPS 活性比較篩選. 鱟試劑為鱟科動物東方鱟的血液變形細胞溶解物的冷凍干燥品,在適菌內(nèi)毒素 LPS 可以活化鱟試劑,呈色反應的深淺與內(nèi)毒素濃度成正相關(guān)量供試品的內(nèi)毒素濃度。為了初步比較 mEBPs 的拮抗 LPS 活性,我們大于 70%的 EBP、mEBP1~11 和 ESP 粗品,采用 CE TAL 顯色基質(zhì)鱟中和 LPS 活性,以篩選中和能力強的突變體。檢測結(jié)果顯示,EBP、mE20、40μg/ml)均可抑制 LPS 誘導的鱟試劑活化,抑制效應隨多肽濃度呈劑量依賴性模式。mEBP9、3、10、7、2 抑制效應明顯高于 EBP(P<11、1、8、4、5、6 抑制效應高于 EBP 或與 EBP 相當,差異無顯著性(PEBP3、9 和 10 的抑制效應最好,ESP 則未見明顯抑制作用(圖 1-2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nèi)毒素結(jié)合肽及其突變體的表達純化和抗內(nèi)毒素/脂多糖活性研究[J]. 孫亞麗,劉友生,楊海捷,王長松,馬建洲. 中華燒傷雜志. 2006(04)
[2]內(nèi)毒素結(jié)合肽的原核表達、純化及生物學活性鑒定[J]. 麻莉,劉友生,王曉東,李永旺.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4(04)
[3]抗生素誘導革蘭陰性桿菌釋放內(nèi)毒素的實驗研究(一)[J]. 徐能武,袁建成,肖光夏,鄭江,秦孝建. 中華燒傷雜志. 2001(02)
本文編號:2939506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11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AmEBP9HPLC純化圖
BmEBP9質(zhì)譜分析圖
第三軍醫(y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mEBPs 體外中和 LPS 活性比較篩選. 鱟試劑為鱟科動物東方鱟的血液變形細胞溶解物的冷凍干燥品,在適菌內(nèi)毒素 LPS 可以活化鱟試劑,呈色反應的深淺與內(nèi)毒素濃度成正相關(guān)量供試品的內(nèi)毒素濃度。為了初步比較 mEBPs 的拮抗 LPS 活性,我們大于 70%的 EBP、mEBP1~11 和 ESP 粗品,采用 CE TAL 顯色基質(zhì)鱟中和 LPS 活性,以篩選中和能力強的突變體。檢測結(jié)果顯示,EBP、mE20、40μg/ml)均可抑制 LPS 誘導的鱟試劑活化,抑制效應隨多肽濃度呈劑量依賴性模式。mEBP9、3、10、7、2 抑制效應明顯高于 EBP(P<11、1、8、4、5、6 抑制效應高于 EBP 或與 EBP 相當,差異無顯著性(PEBP3、9 和 10 的抑制效應最好,ESP 則未見明顯抑制作用(圖 1-2A)。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內(nèi)毒素結(jié)合肽及其突變體的表達純化和抗內(nèi)毒素/脂多糖活性研究[J]. 孫亞麗,劉友生,楊海捷,王長松,馬建洲. 中華燒傷雜志. 2006(04)
[2]內(nèi)毒素結(jié)合肽的原核表達、純化及生物學活性鑒定[J]. 麻莉,劉友生,王曉東,李永旺.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4(04)
[3]抗生素誘導革蘭陰性桿菌釋放內(nèi)毒素的實驗研究(一)[J]. 徐能武,袁建成,肖光夏,鄭江,秦孝建. 中華燒傷雜志. 2001(02)
本文編號:29395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9395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