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針對人皮膚組織的快速,低毒石蠟切片方法
本文關鍵詞:一種針對人皮膚組織的快速,低毒石蠟切片方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石蠟切片是一種傳統(tǒng)的切片方式,它主要用于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廣泛應用于病理學和法醫(yī)學領域。石蠟切片制作時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切片操作時間過長、固定液的效果不佳,封片溶液毒性過大等問題。皮膚組織由于結構復雜,在制片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本研究針對皮膚組織結構和成分的特點,對皮膚石蠟切片中固定液的選擇、透明和封片溶劑毒性及效果進行比較,探討不同方法中脫水,透明,浸蠟等程序設定的優(yōu)劣,旨在找到適合于皮膚組織的快速,低毒的石蠟切片新方法。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送檢的成人包皮環(huán)切術所切下包皮組織樣品25例,將每例樣品分為10份,設置兩組,傳統(tǒng)方法組和新型方法組各為125份樣品。新型方法組使用改進的脫水、透明、浸蠟、脫蠟、切片和封片方法進行制片。同時,將新型方法中的20個石蠟塊樣本放置室溫1個月后再次進行切片、染色、封片。觀察比較與1個月前新型方法切片得到的樣本有無差異。計算傳統(tǒng)切片法和新方法各步驟及總過程所用時間,比較甲基環(huán)己烷和二甲苯在透明過程和切片染色的效果,根據(jù)常規(guī)石蠟包埋-HE染色切片質量基本標準對兩種石蠟切片方法進行質量評價。結果傳統(tǒng)方法和新型方法制片都需經(jīng)過12步來完成,新型方法組制片總過程所耗總時間(約7hrs)明顯短于傳統(tǒng)方法組(約83hrs)。其中新型方法組的脫水(45min),透明(20min),透蠟(21min),切片(10min),脫蠟(38min),封片(1h)都短于傳統(tǒng)方法組的相對應步驟,脫水(5hrs),透明(1h),透蠟(70mmin),切片(30min),脫蠟(48min),封片(48hrs15min)。新型方法組的優(yōu)級率與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傳統(tǒng)方法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新型方法組切片質量總評分明顯高于傳統(tǒng)方法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5);其中新型方法組的組織切片完整性,組織切片厚度,切片有無刀痕,切片平整性,切片和載玻片間有無氣泡,切片是否松散等項目評分明顯高于傳統(tǒng)方法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新型方法所取得的石蠟塊存放一個月后與新鮮制備的石蠟切片并無明顯差異。且傳統(tǒng)方法制備的蠟塊與新方法制備的蠟塊共同存放5個月后也未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
【關鍵詞】:皮膚 石蠟切片 二甲苯 甲基環(huán)己烷 質量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36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1
- 方法11-17
- 結果17-26
- 討論26-30
- 參考文獻30-32
- 綜述32-46
- 參考文獻42-46
- 致謝46-47
【共引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斌;一種能同時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A型和B型腸毒素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特性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楊明;雞傳染性貧血病毒與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共感染的相互作用[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邱洪凱;藍耳病病毒克隆測序、單克隆抗體制備及唾液酸粘附素的克隆表達[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姚雪靜;PRRSV安徽株的分離鑒定及感染仔豬病理學的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朱秋實;性別決定基因家族成員-2基因sox_2對大鼠肝再生的作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高均偉;間接免疫組化法檢測人工感染CSISV在SPF雛雞和肉仔雞體內的分布[D];河南科技學院;2010年
7 郭延鋒;CSISV人工感染SPF雛雞和商品肉仔雞后免疫器官的細胞凋亡[D];河南科技學院;2010年
8 謝松松;Oct-4在精原干細胞定向誘導分化中的表達及其甲基化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9 劉寧寧;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鏈A蛋白在PRRSV感染細胞中的作用[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10 邱宇;口腔鱗癌侵犯下頜骨的模式及臨床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一種針對人皮膚組織的快速,低毒石蠟切片方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86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8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