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a細胞和B2細胞二者在發(fā)育和分化方面的相關性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29 21:18
【摘要】: 目的 根據細B胞的發(fā)育來源,可將B淋巴細胞分為兩個亞群,B1細胞和B2細胞。根據能否表達CD5分子,B1細胞又分為B1-a細胞(CD5+)和B1-b細胞(CD5-)。B1細胞是由早期的前體細胞發(fā)育而來,在胚胎期及出生后分布于脾臟,成年后主要定位于腹膜、胸膜大網膜及扁桃體等處,在外周血和淋巴器官中較少見,幾乎不依賴于骨髓來源,是一類具有重要功能,可以自我更新的長壽細胞。研究發(fā)現,B1細胞與B2細胞在起源、分化、表面標志及其基因表達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尤其是二者在起源和具體發(fā)育分化過程中的關系存在很大爭議。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①B細胞是在祖B細胞階段就已經分為不同的譜系,然而該研究中的祖B細胞分別來源于胚胎肝臟和成年骨髓,而二者在時間和空間上已經存在了差異,也就是說B細胞的發(fā)育過程中可能于所處的微環(huán)境有一定的關系;②B細胞在發(fā)育后期由于某種信號介導而導致向不同的方向分化,但在祖細胞階段還是屬于同一個譜系。那么給予B1細胞一定的信號或者提供相應B2細胞發(fā)育所需要的干預因素,在這種情況下B1細胞能否向B2細胞分化需要我們近一步探討;③在一定的條件下B1細胞可以由成熟的B2細胞發(fā)育而來。然而B1細胞相對于B2細胞出現較早,有研究表明產生于妊娠8.5~9.0天的主動脈旁的臟壁層(PAS)的B細胞的表型為CD5+CD45RlowsIgMhi,這一表型即所謂的B1-a細胞,而不是B1-b細胞或者B2細胞。因此,我們認為B細胞發(fā)育的第一波峰為B1-a細胞。依照物種進化的觀點,如果B2細胞分化為B1細胞屬于返祖的個別現象。那么,B1細胞有沒有可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分化為B2細胞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本實驗通過建立骨髓體外微環(huán)境,對采用流式細胞儀分選純化的B1-a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第2至6天進行流式檢測。從而觀察B1-a細胞能否分化為B2細胞。 方法 各取15只C57BL/1d新生鼠和2d新生鼠,分別從脾臟中提取淋巴細胞,將提取的淋巴細胞采用抗小鼠IgM-(APC)和抗CD5-(PE-CY5)的熒光抗體標記,用流式細胞儀分選出B-1a細胞。把分選好的B-1a細胞標記CFSE,置于體外骨髓微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將培養(yǎng)第2天至第6天的細胞再次標記抗IgD-(PE)的熒光抗體,并通過FACS檢測,觀察B1-a細胞能否分化為B2細胞。 結果 新生鼠/1d較新生鼠/2d,B1-a細胞分化為B2細胞的相對分化率較高,其分化率分別為52.93±1.93%(1d)和26.98±2.94%(2d),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討論 B1細胞在胚胎發(fā)育期達到高峰,成年后明顯下降。因此,選擇新生鼠的脾臟,提取淋巴細胞,再通過流式細胞儀分選純化B1-a細胞,進行CFSE標記后轉入體外骨髓微環(huán)境進行培養(yǎng),對培養(yǎng)第2天至第6天的細胞再次標記抗IgD-(PE)的熒光抗體,并通過FACS檢測,結果顯示標記CFSE的B1-a細胞在第2天大部分分化為B2細胞。通過體外培養(yǎng)B1-a細胞可以分化為B2細胞,這可能是B細胞亞群分化的一個途徑,B1-a細胞可能為B2細胞分化的過渡階段。在此基礎之上,應當繼續(xù)完善有關體外或者體內實驗體系,以便清楚準確地闡明B細胞的分化途徑。 結論 1、通過體外培養(yǎng)新生鼠脾臟B1-a細胞可以分化為B2細胞,二者在分化和發(fā)育上有著很大的相關性。 2、新生鼠/1d較新生鼠/2d,B1-a細胞分化為B2細胞的分化率明顯升高,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圖文】:
檢測時間d圖3,系列1,2分別代表新生鼠/ld和新生鼠/2d,CFSE(+)I叨(+)細胞百分比有下降趨勢。Bl一轉化為B一2細胞的相對比率(%)八歲,
本文編號:2544140
【圖文】:
檢測時間d圖3,系列1,2分別代表新生鼠/ld和新生鼠/2d,CFSE(+)I叨(+)細胞百分比有下降趨勢。Bl一轉化為B一2細胞的相對比率(%)八歲,
本文編號:25441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5441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