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背景:近年來神經菌毛素(Neuropilin-1,Nrp-1/NP1/Npn-1)在免疫學領域及腫瘤生物學領域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Nrp-1在多種免疫細胞如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T細胞上都有表達,有研究提示Nrp-1可能是經典CD4~+CD25~+調節(jié)性T細胞(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CD4~+CD25~+Treg)的新表面標志分子,但Nrp-1~+T細胞是否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鮮有報道。Nrp-1也表達于多種腫瘤細胞上,在腫瘤增殖及擴散等生物學行為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由于各種類型的Treg在腫瘤免疫領域中的作用是目前的一個研究熱點,以Nrp-1為橋梁將Treg與腫瘤免疫聯(lián)系起來是值得探索的問題。 目的:研究Nrp-1在淋巴細胞及T細胞上的表達特點、Nrp-1~+T細胞與經典CD4~+CD25~+Treg的關系及二者在腫瘤免疫中調節(jié)功能的比較,探討Nrp-1可否作為新的Treg表面標志分子、Nrp-1~+T細胞是否一種新的Treg,并對Nrp-1~+T細胞在腫瘤免疫中發(fā)揮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機制進行初步分析。 方法:利用流式細胞術分析Nrp-1在淋巴細胞及T細胞的表達特點、Nrp-1~+T細胞與經典CD4~+CD25~+Treg的關系;建立小鼠B16-F10-1uc-G5黑色素瘤細胞體外培養(yǎng)方法,利用熒光染料羧基熒光素乙酰乙酸(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DA-SE)標記腫瘤細胞并利用阻斷抗體,經流式細胞術分析Nrp-1及其配體在腫瘤細胞體外增殖中的作用;利用先進的螢光成像技術,在體外實驗中研究Nrp-1~+T細胞對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細胞)殺傷小鼠黑色素瘤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并與經典CD4~+CD25~+Treg進行比較,在體內實驗中(腫瘤模型),研究Nrp-1~+T細胞在小鼠黑色素瘤腫瘤免疫中的調節(jié)作用。 結果:小鼠脾臟淋巴細胞中,Nrp-1~+T細胞在CD4~+CD25~+Treg中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在CD4~+CD25~-T細胞中所占的比例(P<0.01),CD4~+CD25~+Treg在Nrp-1~+T細胞中所占的比例明顯高于在Nrp-1~-T細胞中所占的比例(P<0.01);利用螢光成像技術測得的光子數與腫瘤細胞數目/腫瘤體積之間呈良好線性相關;Nrp-1及血管內皮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165,VEGF165)被阻斷后,小鼠B16-F10-1uc-G5黑色素瘤細胞增殖指數下降,與非阻斷組相比有極顯著差異(P<0.01);在體外抑制NK細胞殺傷黑色素瘤細胞的實驗中,Nrp-1~+T細胞組的腫瘤細胞數目在各時間點均顯著高于CD4~+CD25~+Treg組(P<0.01),體內實驗中,Nrp-1~+T細胞組的腫瘤體積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 結論:Nrp-1~+T細胞是一群與經典CD4~+CD25~+Treg在數量與功能上關系密切而又不同的新的T細胞亞群;體外/體內螢光成像檢測均操作簡便、效果直觀、結果可靠。Nrp-1及VEGF165均能促進小鼠B16-F10-1uc-G5黑色素瘤細胞的增殖;Nrp-1~+T細胞在體內及體外均能抑制針對小鼠B16-F10-1uc-G5黑色素瘤細胞的免疫反應,這種負性免疫調節(jié)功能比經典CD4~+CD25~+Treg更強,其作用機制可能通過Nrp-1~+T/效應性T細胞(Effective T cells,Teff)、Nrp-1~+T/NK、Nrp-1~+T/DC及Nrp-1~+T/腫瘤細胞直接作用有關。Nrp-1可以作為Treg新的表面標志分子,Nrp-1~+T細胞可能是一種新的Treg亞群,其負性免疫調節(jié)作用機制具有多樣性。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3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峻松,吳軍,易紹萱,賀偉峰,陳希煒,解志杰,彭雙發(fā),代飛;CD4~+CD25~+T_(reg)細胞調節(jié)T細胞的作用機制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21期
2 張u&琳;孔維佳;;Neuropilin-1在喉癌組織及喉癌細胞系中的表達[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6年14期
3 郭水英;伍鋼;李貴玲;曾輝;;裸鼠肺癌移植瘤中NRP-1的表達及其意義*[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年08期
4 盧劍;沈立松;;CD4~+ CD25~+調節(jié)性T細胞參與腫瘤免疫的分子機制及臨床應用展望[J];檢驗醫(yī)學;2007年04期
5 吳秀麗,王震,李揚秋,陳少華,楊力建,韓忠朝;Neuropilin-1及其配體SemaphorinIII在AML和正常人骨髓中的表達初探[J];天津醫(yī)藥;2002年10期
6 許曉光,朱勇,劉雪松,田瑩,曹云新,劉瑩,戶義,金伯泉;抗人CD100單克隆抗體的制備與初步鑒定[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3年01期
7 宿華威;崔云甫;吳德全;韓德恩;;活體生物螢光成像技術新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年24期
8 段秀梅;譚巖;方艷秋;楊廣民;王曉祺;劉曉琳;劉力華;許淑芬;;羧基熒光素琥珀酰亞胺酯標記腫瘤細胞及其在細胞毒檢測中的價值[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年10期
9 張利寧;;調節(jié)性T細胞與腫瘤[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7年03期
10 周濤;韓_g;鞏偉麗;趙春林;;活體動物體內成像技術及其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7年01期
,
本文編號:
23995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39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