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額眼電眼部行為分析的疲勞檢測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collecting Eye-electric signals by placing electrodes on the forehead is implemented, and the human fatigue is detected with the collected Eye-signals,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method is 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llecting Eye-electric signals by placing electrodes around the eyes, the frontal Eye-electric signals can make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in the process of wearing. Throug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e found the optimal number and position of electrodes placed on the forehead. By using this method, we can recover the traditional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ye signals, which can be used to extract the same features as the traditional ones for fatigue detec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bandoned the slow eye movement and rapid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leep stage research used in traditional fatigue detection, and realized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eye behavior from Eye-electric signals. Eye behavior is used as a feature for fatigue detection. This method has higher accuracy, faster processing speed and more convenient to collect signals. It can become a complete set of online algorithm. By combining with dry electrode acquisition technology, this method has a wide range of practical prospects.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338;TN911.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淑燕;鄭鋼鐵;;應用支持向量機的眼瞼參數(shù)疲勞預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9年08期
2 高軍峰;張文佳;楊勇;胡佳佳;陶春毅;官金安;;基于P300和極限學習機的腦電測謊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3 王力;張雄;仲雪飛;樊兆雯;張玉;孫瀚;;時頻分析在語言想像腦機接口中的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4 吳寶明;王普領;龐宇;高丹丹;嚴博文;;一種戰(zhàn)場士兵多生命體征監(jiān)測頭帶設計[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5年02期
5 王莉君;何政偉;馮平興;;基于ICA的異常數(shù)據(jù)挖掘算法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6 閆立麗;張旭;陳雪清;傅新星;劉斌;錢柏霖;;基于ICA方法去除人工耳蝸ERP信號偽跡的研究[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15年02期
7 唐丹丹;陳安濤;;沖突適應的神經(jīng)振蕩機制[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3年11期
8 官金安;李梅;荊漢娜;曹巧玲;;基于CSP的模擬閱讀腦-機接口信號分類[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1期
9 鐘詩勝;雷達;;一種可用于航空發(fā)動機健康狀態(tài)預測的動態(tài)集成極端學習機模型[J];航空動力學報;2014年09期
10 程學梅;崔園;;用EEGLAB分析腦電信號[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4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鵬;江朝暉;熊進;馮煥清;;駕駛疲勞研究中的人眼狀態(tài)檢測[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立臣;基于腦電信號的警覺度估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2 孟景;疼痛表征在自我和他人間的一致性效應[D];西南大學;2013年
3 孫金燕;利用腦電及光電聯(lián)合檢測分別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執(zhí)行控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周廣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5 張蕾;述情障礙者執(zhí)行功能損傷及情緒對其執(zhí)行功能的影響和神經(jīng)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張超;智能視頻系統(tǒng)中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7 孫金燕;利用腦電及光電聯(lián)合檢測分別研究注意中的定向和執(zhí)行控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楊鋒;特長隧道內(nèi)非充分照明環(huán)境對駕駛員的生理影響研究[D];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9 楊猛;農(nóng)村公路客運車輛行駛穩(wěn)定性及駕駛人視覺和生理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邊志杰;糖尿病患者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腦電信號分析[D];燕山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柳倩;基于心電脈搏信號的睡意檢測方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2 蔡浩宇;基于前額眼電信號的警覺度估計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3 孫琿;基于腦電信號的在線疲勞監(jiān)測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4 傅瑜;加工策略和工作記憶個體差異:ERPs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5 唐丹丹;沖突適應的神經(jīng)動態(tài)[D];西南大學;2013年
6 彭泓龍;關鍵零部件早期裂紋源信號的提取[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7 劉雅婷;基于alpha頻率藍光視覺刺激提高大腦警覺度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8 姜丹;腦誘發(fā)電位分析與功能定位[D];天津大學;2012年
9 賈會賓;記憶的谷歌效應:認知與神經(jīng)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10 陳士輝;腦電信號中參考信號的研究與應用[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671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216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