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液相分子相排阻層析-十八角激光散射儀聯(lián)用技術分析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分子量的方法的驗證
本文關鍵詞:高壓液相分子相排阻層析-十八角激光散射儀聯(lián)用技術分析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分子量的方法的驗證
更多相關文章: 高壓液相分子排阻層析-十八角激光散射儀 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 分子量 驗證
【摘要】:目的對高壓液相分子排阻層析-十八角激光散射儀(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Multiangle laser-light scattering,HPSEC-MALLS)聯(lián)用技術分析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w)及其分布的方法進行驗證。方法用已知Mw的普魯蘭多糖標準品對方法的準確性、精密度進行驗證。采用該方法對15批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進行Mw及分子量分布的測定,并分析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分子大小指標分配系數(shù)(KD)與Mw的相關性。結果普魯蘭多糖標準品的Mw檢測值與Mw標示值的相對偏差均小于5%(除P-20外);精密性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clevia-tion,RSD)均小于0.5%,且色譜峰及分子量分布趨勢完全重疊。15批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Mw(3次檢測的平均值)為2.681×105~6.488×105 g/mol,與KD值無明顯相關性。結論 HPSEC-MALLS法具有良好的準確性與精密度,可更直觀、真實地反映樣品的分子量分布,本實驗為多糖及結合疫苗質(zhì)量控制方法的優(yōu)化提供了參考。
【作者單位】: 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8BAI66B01) 疫苗效果和質(zhì)量評價新技術研究資助(2012AA02A402)
【分類號】:R392-33
【正文快照】: b型流感嗜血桿菌莢膜多糖-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鹽(polyribosyl ribitol phosphate,PRP),其重復單位是由核糖醇、核糖、磷酸鹽連接而成。多糖重復單位中,核糖通過C1位的羥基與核糖醇C1位羥基位置相連,核糖醇C5位的羥基則與磷酸形成酯鍵,而磷酸另一側則與核糖C3位羥基連接[1]。應用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克明;張軼;王劍虹;王璽;白貴杰;沈榮;;響應面法優(yōu)化14型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的超濾工藝[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3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靜,李小寧,王明華;皖南地區(qū)流感嗜血桿菌分離培養(yǎng)與藥敏結果分析[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姜敏;楊永弘;;中國b型流感嗜血桿菌研究歷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年05期
3 臧煥平;賴國祥;;老年人流感嗜血桿菌相關呼吸道疾病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7年02期
4 張艷;裘益輝;華春珍;;流感嗜血桿菌分型的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5 羅湘蓉;班麗佳;李紅凌;黃維錦;;貴陽地區(qū)2007-2008年流感嗜血桿菌季節(jié)分布及藥敏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9年12期
6 王靜;于翠鳳;張淑娟;;正常人群中流感嗜血桿菌的分布及其藥敏分析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年05期
7 江山;劉威;蘭芳;廖紅梅;李小波;張立平;崔長法;;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競爭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3年07期
8 江山;劉威;蘭芳;廖紅梅;李小波;張立平;崔長法;;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競爭ELISA檢測方法的建立[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3年05期
9 江麗君;;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蛋白復合物:Ⅰ.對幼兔及人T淋巴細胞的活性[J];國外醫(yī)學.生物制品分冊;1982年05期
10 上原すブ子 ,陳成偉;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癥[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198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敏;胡翼云;高薇;沈敘莊;俞桑潔;楊永弘;;巢式多聚酶鏈反應技術在流感嗜血桿菌b型檢測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兒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徐志豪;徐峰;沈華浩;李蘭娟;;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致病機制的研究進展[A];華東地區(qū)第6屆中青年呼吸醫(yī)師論壇暨浙江省第29屆呼吸疾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祝婧燁;沈堅;秦潔;馬相虎;王維;瞿愛東;;ELISA檢測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方法的建立[A];第五次全國免疫診斷暨疫苗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劉嵐;景春梅;諶容;謝偉;;240株兒童感染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性及莢膜基因分型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5 姜敏;胡翼云;沈敘莊;高薇;袁林;俞桑潔;楊永弘;;巢式多聚酶鏈反應技術在b型流感嗜血桿菌檢測中的應用[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6 閔小春;羅少鋒;王威;劉東華;;流感嗜血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A];2013年湖北省暨武漢微生物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邊興艷;于愛民;黃燕;;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桿菌的分離及耐藥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8 周昭彥;秦亮;胡必杰;渡邊浩;;社區(qū)呼吸道感染相關流感嗜血桿菌遺傳特征及抗菌藥物敏感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9 張元猛;劉家會;繆順莊;;流感嗜血桿菌引起陰道炎2例報道[A];玉溪市第八屆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暨科技成果推廣會論文匯編[C];2005年
10 陳中舉;朱旭慧;李麗;張蓓;簡翠;田磊;王斌;朱琴;孫自鏞;;2006年-2008年武漢同濟醫(yī)院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性監(jiān)測[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天舒;b型流感嗜血桿菌疾病應予關注[N];健康報;2007年
2 白常樂;秋冬要防流感嗜血桿菌[N];健康報;2002年
3 ;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二)[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4 徐述湘;提高認識重視預防[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5 郭姜寧 王曉光;甘肅評出去年十件科技大事[N];科技日報;2005年
6 百姓;“阿莫西林,消炎就是管用!”[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東;流感嗜血桿菌形成生物被膜與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急性發(fā)作相關性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2 徐志豪;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桿菌(NTHI)致宿主細胞炎癥反應的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桂和翠;流感嗜血桿菌的耐藥性及同源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吳軍華;流感嗜血桿菌在蘇州地區(qū)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地位及耐藥情況探討[D];蘇州大學;2009年
3 尹夢夢;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制備工藝及其D蛋白原核可溶性表達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4 高雪;氨溴索對流感嗜血桿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4年
5 張燭仙;兒童流感嗜血桿菌分離株的耐藥性分析和血清分型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趙娜娜;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結合疫苗制備工藝的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吳雅楠;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制備工藝優(yōu)化及其與D蛋白結合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8 張文佳;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莢膜多糖抗體水平及基因分型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鄺玉;非分型流感嗜血桿菌培養(yǎng)條件的優(yōu)化及Hap_s蛋白的分離純化[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普元倩;核磁共振波譜技術在b型流感嗜血桿菌多糖結合疫苗質(zhì)控中的應用[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41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iyanyixue/124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