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肝氣郁滯型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及機制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7-07-27 13:31
本文關鍵詞: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肝氣郁滯型卒中后抑郁療效觀察及機制探討
更多相關文章: 卒中后抑郁 重復經顱磁刺激 肝氣郁滯型 運動皮層興奮性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IHSS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中醫(yī)肝氣郁滯型證候評分和運動閾值(MT)的變化,對比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加上氟西汀組治療肝氣郁滯型卒中后抑郁患者(PSD)與單純氟西汀治療組之間的療效差異,探討基于大腦運動皮層興奮性(MCE)理論的rTMS中西醫(yī)作用機理,為臨床優(yōu)化PSD治療方案提供客觀依據。方法:將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yī)院腦病科符合納入標準的門診以及住院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進行簡單隨機分組,將66例患者分為治療組(rTMS+氟西汀組)和對照組(氟西汀組)各33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治療采用氟西汀干預治療,每次20mg qm,療程2周;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rTMS治療:高頻刺激左前額葉背外側皮質;每周連續(xù)治療5天,休息2天;一個療程一共為2周的治療。治療前后患者均記錄NIHSS、HAMD、中醫(yī)證候評分以及副反應量表(TESS),進行療效評價和副反應評價。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均檢測MT,對比治療前后MT值變化。結果:1.兩組病例治療前后在NIHSS、HAMD以及中醫(yī)證候評分方面均有顯著差異方面(P0.05);rTMS治療組治療2周后在各項量表評分中較單純氟西汀組有明顯改善(兩組治療后NIHSS、HAMD以及中醫(yī)證候評分差異P0.05),治療組在治療后副反應事件發(fā)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2.兩組病例治療后,抑郁程度和中醫(yī)證候評分均降低,左側MT值均下降;治療組經兩周rTMS治療后左側MT值下降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1.rTMS在早期(兩周)就起到有效的改善PSD患者抑郁狀態(tài)、神經功能缺損和中醫(yī)證候的作用,與氟西汀聯合應用能降低氟西汀副反應的發(fā)生率。2.左側MT值和患者抑郁狀態(tài)、中醫(yī)證候積分之間呈同步下降趨勢;高頻rTMS刺激左側DLPFC區(qū)域可提高左側半球MCE,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和中醫(yī)證候,這與中醫(yī)氣機升降和平衡理論相似。
【關鍵詞】:卒中后抑郁 重復經顱磁刺激 肝氣郁滯型 運動皮層興奮性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43.3;R749.4
【目錄】:
- 英文縮略詞表6-7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資料與方法12-17
- 1. 一般資料12
- 2. 病例收集與篩選12-13
- 2.1 診斷標準12-13
- 2.2 納入標準13
- 2.3 排除標準13
- 2.4 脫落標準13
- 3. 實驗方案13-15
- 3.1 分組方法13
- 3.2 觀測指標13-14
- 3.3 治療方法14-15
- 3.4 安全指標15
- 4. 療效判定15-16
- 4.1 抑郁程度評估15
- 4.2 中醫(yī)證候療效評估15
- 4.3 神經功能缺損評估15
- 4.4 大腦皮層興奮性評估15-16
- 5. 統(tǒng)計學方法16-17
- 結果17-20
- 1. 一般資料17
- 2. 療效分析17-20
- 2.1 治療前后NIHSS、HAMD、中醫(yī)證候評分對比17-18
- 2.2 抑郁程度治療后對比18
- 2.3 中醫(yī)證候治療后對比18-19
- 2.4 運動閾值(MT)治療前后對比19
- 2.5 兩組副反應事件對比19-20
- 討論20-27
- 1. PSD的認識20-21
- 2. PSD的治療21-22
- 3. rTMS的基本原理及應用22-23
- 3.1 rTMS生物學原理22-23
- 3.2 運動閾值(MT)的意義及應用23
- 4. rTMS在治療PSD方面的應用23-25
- 4.1 改善抑郁癥狀23-24
- 4.2 改善失眠癥狀24
- 4.3 改善卒中后的神經功能缺損24-25
- 5. rTMS治療PSD的中西醫(yī)機制探討25-26
- 6. 問題與展望26-27
- 結論27-28
- 參考文獻28-32
- 附錄32-41
- 致謝41-42
- 文獻綜述42-50
- S每嘉南,
本文編號:5816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816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