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濃度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預后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6-24 20:10
本文關鍵詞: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濃度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及預后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S100B蛋白濃度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意義,研究其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關系,分析其與腦梗死部位及梗死面積的關系,及其與急性腦梗死預后的相關性。方法:腦梗死組記錄其性別、年齡、飲酒史、吸煙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癥、梗死面積、梗死部位等,腦梗死組患者發(fā)病后48h之內(nèi)抽取靜脈血留存標本,待檢測S100B蛋白含量。同時在患者入院后由專業(yè)醫(yī)師對其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查體,并記錄NIHSS評分,待完善頭顱CT或MRI檢查后,記錄梗死部位及面積。對照組記錄其性別、年齡、飲酒史、吸煙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癥,并檢測血清S100B蛋白含量。3月后對腦梗死組進行隨訪,應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Barthel Index,BI)進行評分,記錄分數(shù)。結果:1.腦梗死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年齡、性別、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甘油三酯(T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腦梗死組與對照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較,腦梗死組LDL值大于對照組(P=0.029)。2.腦梗死組與對照組相比較,腦梗死組血清S100B蛋白濃度(3742.24±544.21)明顯高于對照組S100B蛋白濃度(3162.24±525.64),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腦梗死組,NIHSS評分8分組為21例,占35%,≥8分組為39例,占65%。8分組血清S100B蛋白濃度(3526.81±528.49)明顯低于≥8分組S100B蛋白濃度(3910.91±509.73),P0.01,差異有顯著性,NIHSS評分增高,血清S100B蛋白濃度也相應增高。4.60例腦梗死病例中,大面積梗死組為26例,占43%,中等面積梗死組為21例,占35%,小面積梗死組為13例,占22%。小腦梗死組共4例,占6%,皮層和皮層下梗死組共10例,占17%,皮層下梗死組共33例,占55%,皮層梗死組共13例,占22%。5.腦梗死組,小面積梗死組、中等面積梗死組和大面積梗死組的血清S100B蛋白濃度組間比較,F=27.359,P0.01,組間均數(shù)具有顯著性差異。各組之間兩兩比較,P0.01,差異有顯著性,即梗死面積越大,血清S100B蛋白濃度越高。6.腦梗死組,皮層、皮層下、皮層和皮層下及小腦梗死組,對各組血清S100B蛋白濃度進行比較,方差分析顯示,F=2.197,P0.05,各組之間均數(shù)無顯著差異,即S100B蛋白濃度與梗死部位無明顯相關性。7.腦梗死組,BI評分預后良好者37例,占62%,預后不良者23例,占38%。預后良好組血清S100B蛋白濃度(3503.94±515.11)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組S100B蛋白濃度(4125.56±333.06),P0.01,差異有顯著性,即腦梗死組血清S100B蛋白濃度越高,患者預后越差。8.腦梗死組,NIHSS評分與梗死面積具有相關性特點。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相關系數(shù)R=0.398,P0.05,即梗死面積越大,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重,NIHSS評分也越高。結論:1.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顯升高,并且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呈正相關。2.梗死范圍越大,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重,血清S100B蛋白含量也越高。3.血清S100B蛋白濃度與腦梗死部位無顯著相關性。4.血清S100B蛋白濃度可預測患者近期預后情況,S100B蛋白濃度越高,預后相對越差。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S100B蛋白 NIHSS評分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皖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3.3
【目錄】:
- 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前言14-17
- 研究材料(資料、內(nèi)容)與方法17-24
- 1. 研究對象及納入標準17-18
- 1.1 研究對象17
- 1.2 納入標準17-18
- 2. 研究材料與方法18-22
- 2.1 病史采集及判定標準18
- 2.2 標本采集18-19
- 2.3 觀察指標19
- 2.4 檢測方法19-22
- 2.4.1 生化指標檢測19
- 2.4.2 腦梗死部位及面積19
- 2.4.2.1 腦梗死部位的分型19
- 2.4.2.2 腦梗死面積的分型19
- 2.4.3 血清S100B蛋白水平監(jiān)測19-22
- 2.4.3.1 實驗原理19-20
- 2.4.3.2 試劑盒組成20
- 2.4.3.3 ELISA操作步驟20-21
- 2.4.3.4 數(shù)據(jù)計算21-22
- 2.5 主要儀器22
- 3. 統(tǒng)計方法22-23
- 4. 技術路線23-24
- 結果24-30
- 討論30-39
- 結論39-40
- 參考文獻40-45
- 綜述45-57
- 參考文獻53-57
- 作者簡介及讀研期間主要科研成果57-58
- 致謝58-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燕;蔡鳳群;張玉理;王素秀;;雙補通絡丸治療中風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140例[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年09期
2 施明霞;;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37例尿酸水平與神經(jīng)功能缺損分析[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2期
3 張乾;毛善平;李濤;譚杰;;線栓法制作大鼠腦缺血模型不同類型神經(jīng)功能缺損特點的研究[J];疑難病雜志;2011年04期
4 郭秀婷;寇存;晁文波;段麗;馬建英;劉曉靜;;針刺加心理干預等治療腦卒中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療效觀察[J];人民軍醫(yī);2012年05期
5 孫燕霞;李淑萍;;氟西汀改善腦卒中后抑郁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患者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10期
6 詹海濤;陳鋼;朱凡特;;血漿D-二聚體對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6年06期
7 李桂香;薛永;孫傳英;;雌激素水平與缺血性腦卒中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關系[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年11期
8 王晶;閆紅梅;王U
本文編號:4793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793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