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的MRI表現(xiàn)及誤診分析
本文關鍵詞: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的MRI表現(xiàn)及誤診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的MRI表現(xiàn)及誤診原因。方法回顧性分析經手術證實的12例鞍旁海綿狀血管瘤MRI平掃及增強掃描資料,觀察病灶分布、邊界、部位及MRI信號表現(xiàn)。結果 12例病灶均為單發(fā),邊界清,7例位于左側鞍旁,5例位于右側鞍旁。與腦白質相比,T_1WI上5例病灶呈等信號,7例呈稍低信號,11例信號均勻,1例信號不均勻;T_2WI上12例病灶均呈高信號,11例信號均勻,1例信號不均勻。DWI(b=1000 s/mm~2)上彌散不受限。增強掃描12例病灶均呈顯著強化。術前MRI正確診斷6例,誤診6例。結論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的MRI表現(xiàn)具有特征性,提高對本病的認識有助于術前明確診斷。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磁共振科;
【關鍵詞】: 鞍旁海綿狀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分類號】:R743;R445.2
【正文快照】: 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發(fā)生率較低,為好發(fā)于蝶鞍旁海綿竇區(qū)的腦外型先天性血管畸形性病變,占顱內海綿狀血管瘤的0.4%~2.0%[1],但其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且對其影像學表現(xiàn)認識不足,臨床誤診率較高[2]。由于海綿竇區(qū)解剖結構復雜且血管豐富,術中易發(fā)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術前明確診斷對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運濤;崔傳舉;李艾帆;;法舒地爾治療腦血管痙攣的療效及安全性[J];廣東醫(yī)學;2014年01期
2 梁合;梁振強;來怡農;裴明和;李學文;馮渭林;龐建軍;孫捷;;全腦血管造影在自發(fā)性非高血壓顱內出血診斷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4年05期
3 陳聰;;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109例臨床分析[J];內科;2014年01期
4 張清平;陳建良;馮文峰;漆松濤;邱建東;游恒星;馬珊;鐘遠強;練曉文;彭智濤;;前循環(huán)動脈瘤破裂并腦內血腫的顯微手術治療[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4年02期
5 厲海娜;曲方;;非外傷性皮質凸面蛛網膜下腔出血237例匯集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4年05期
6 石小斌;;顱內壓監(jiān)測下腦室外引流在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年04期
7 陳謙;程曉青;周長圣;倪玲;羅松;黃偉;;4D-CTA對顱內動脈瘤診斷的應用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5年03期
8 吳寅波;史河水;韓萍;丁忠祥;孔祥闖;劉悅;劉永華;李慧;;低劑量MSCT一站式全腦灌注與動態(tài)動脈成像評價腦動脈瘤及其臨床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5年05期
9 邢霞;皮紅英;湯可;畢娜;趙莉;王雅麗;;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后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14年06期
10 王智;任付賓;王來藏;王超;張偉光;李建華;;終板造瘺對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腦積水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3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沙龍金;炎癥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168例顱內動脈瘤易感性的關聯(lián)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王宇;經顱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急性腦損傷及顱內壓變化的臨床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吳金澤;HIV蛋白酶抑制劑在頸動脈導絲損傷內膜增生中機制探討[D];中南大學;2014年
4 樂維婕;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學相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5 陳敬寅;褪黑素調節(jié)的自噬在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腦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勇;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動脈瘤相關血管形態(tài)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張濤;開顱動脈瘤夾閉手術的單組病例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葉瑞豪;吡非尼酮對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柔腦膜纖維化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陳浩;761例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臨床特點分析[D];吉林大學;2014年
5 張東棟;腦室出血外科治療預后的相關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彭映恒;17例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管造影陰性病例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鄧朋;115例顱內動脈瘤血管內介入治療的臨床研究[D];皖南醫(yī)學院;2013年
8 杜曉慶;eNOS基因多態(tài)性與顱內動脈瘤發(fā)病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4年
9 樊宇耕;256層螺旋CT腦血流灌注成像在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的應用研究[D];延安大學;2014年
10 佟貴鋒;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新新,鐘小萍,盧長壽;臉部海綿狀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0年01期
2 陳明福,王標,李江,曹京敏,吳玉家;海綿狀血管瘤綜合治療[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1年06期
3 周啟星,張艷,汪廣嘉,游濤,雷志云;兒童嚼肌海綿狀血管瘤綜合治療2例[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1年01期
4 張巍 ,孟強;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陰囊海綿狀血管瘤1例[J];武警醫(yī)學;2001年12期
5 何鐘;注射結合手術治療海綿狀血管瘤14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01年05期
6 張弘,郝志文,李振舉,杜簡秋,曹貴文,趙素崗,毛淑華;顱內巨大海綿狀血管瘤切除一例[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7 徐旭 ,藍莉;胃海綿狀血管瘤出血休克一例[J];廣西醫(yī)學;2002年03期
8 周志中,趙剛,朱曉波;鞍旁海綿狀血管瘤的誤診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吉林軍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玄秀男;馬尾部海綿狀血管瘤1例報告[J];頸腰痛雜志;2002年01期
10 劉保榮 ,李宗芳;脾巨大海綿狀血管瘤1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麗娜;化金鳳;;超聲診斷眼部海綿狀血管瘤的討論[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王漢濤;屠岳;孟榮貴;傅傳剛;徐洪蓮;于恩達;;大腸彌漫性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斷與治療[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林曉曦;王煒;張莉;李偉;陳達;胡瓊華;董佳生;祁佐良;趙平萍;張滌生;;嬰幼兒海綿狀血管瘤的性質再區(qū)分及其依據(jù)[A];2002全國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治療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2年
4 于蘭冰;趙繼宗;;軸外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斷及治療[A];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第六屆學術會議暨學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張華輝;程健;;體表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前評價、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后的探討[A];2006年浙江省整形外科與醫(yī)學美容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張華輝;程健;;體表海綿狀血管瘤的治療前評價、治療方案的選擇及預后探討[A];第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學術會議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7 徐國本;閆東明;徐濱;王艮衛(wèi);;大腦半求功能區(qū)海綿狀血管瘤的外科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第九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8 楊軍;;體表海綿狀血管瘤的硬化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9 李秀英;徐勇;朱鷹;朱曉琳;;超聲介導治療海綿狀血管瘤臨床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肖小娥;王婉秋;王紅梅;曹萍;;不同給藥方法治療大面積海綿狀血管瘤療效觀察[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白s,
本文編號:4666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6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