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防治失神經肌肉萎縮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20:29
本文關鍵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防治失神經肌肉萎縮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實驗將成年大鼠的骨髓細胞采用密度梯度離心法結合貼壁篩選法分離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進行培養(yǎng)、傳代,并選取BMSCsCD44及CD45抗原表型來鑒定獲得干細胞,然后注入大鼠失神經肌肉模型的神經斷端,觀察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失神經支配骨骼肌萎縮的防治作用,并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理論依據。方法:1取SD大鼠1只,無菌條件下取股骨和脛骨的骨髓細胞,將骨髓細胞用percoll分離液(比重1.077)分離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單個核細胞,然后將單細胞懸液接種于含15%小牛血清DMEM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純化和擴增。描畫出MSCs生長曲線,通過免疫組化法檢測干細胞CD44、CD45表面標志物。2選取健康SD大鼠36只,切斷左側后肢坐骨神經制備神經缺損模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肌肉注射1.5×105個/ml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懸液0.2 ml,對照組注入同等劑量低糖DMEM培養(yǎng)液,分別于2、4、6周后對2組大鼠進行大體觀察、檢測肌濕重、肌纖維橫截面積、坐骨神經指數(SFI),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肌肉組織Bcl-2、Bax的表達變化。結果:利用密度梯度離心結合貼壁篩選法能有效分離純化BMSCs,培養(yǎng)出的細胞均具有典型的干細胞形態(tài)特征,傳代后細胞增殖速度較快。BMSCs標志物CD44呈陽性表達,造血干細胞標志物CD45陰性表達。造模后2、4、6周,觀察組大鼠腓腸肌濕重、腓腸肌纖維橫截面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SFI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6周,觀察組肌肉組織中Bcl-2陽性細胞表達強度均高于對照組,Bax陽性細胞表達強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用密度梯度離心結合貼壁培養(yǎng)法能有效分離出純度較高的BMSCs,并具有良好的增殖速度,體外培養(yǎng)的后的BMSCs可進行體內移植,并在局部損傷微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2. BMSCs可提高失神經后骨骼肌濕重和肌纖維橫截面積,并上調Bcl-2的表達,抑制Bax的表達,從而減少肌細胞凋亡,延緩失神經支配骨骼肌萎縮,對失神經骨骼肌具有保護作用。
【關鍵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失神經 肌肉萎縮
【學位授予單位】: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6.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1 材料與方法10-18
- 2 結果18-20
- 3 討論20-25
- 4 結論25-26
- 附圖26-32
- 參考文獻32-36
- 綜述:組織工程的失神經肌萎縮的研究進展36-53
- 參考文獻47-53
- 中英文縮略詞表53-5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54-55
- 致謝55-56
- 個人簡歷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何濤;黃紅軍;張金明;;肌源性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6年03期
2 劉黎軍,朱家愷,肖建德;雪旺細胞源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對脊神經根性撕脫所致運動神經元死亡的保護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1999年04期
3 黨躍修;王栓科;孫正義;汪玉良;夏亞一;馮萬文;;腹腔注射ATP對大鼠坐骨神經再生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6年02期
4 田濤,吳朝暉,金惠銘,顧玉東;大鼠臂叢神經損傷后骨骼肌萎縮時肌細胞凋亡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0年07期
5 王光林,楊志明,解慧琪,王翠瑩,李勝富;周圍神經組織工程材料的預構[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0年02期
本文關鍵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防治失神經肌肉萎縮的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47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847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