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定量分析對腦梗死患者康復訓練效果的評估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3-02-12 18:20
目的:探究對腦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定量分析對其康復訓練效果的評估意義。方法:選取深圳市大鵬新區(qū)南澳人民醫(yī)院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間收治的60例腦梗死患者。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訓練前、訓練后1個月、訓練后2個月和訓練后3個月,采用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定量分析測量患者不同部位的各向異性(FA)值,分別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評分量表(NIHSS)、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FM)對患者的神經(jīng)缺損、運動能力進行評價。結(jié)果:訓練后1個月、訓練后2個月和訓練后3個月各個部位的FA值均高于康復訓練前;訓練后1個月、訓練后2個月和訓練后3個月的NIHSS評分明顯低于訓練前,訓練后1個月、訓練后2個月和訓練后3個月的FM明顯高于訓練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對腦梗死患者患者采用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定量分析,對評估其康復訓練效果有一定的價值,可以幫助醫(yī)師對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運動能力進行評價。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病例選擇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康復訓練
1.3.2 檢查方式
1.4 觀察指標
1.4.1 患者不同部位的FA值:
1.4.2 相關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 果
2.1 患者訓練前后不同時間不同部位的FA值比較
2.2 患者訓練前后不同時間的相關評分比較
3 討 論
本文編號:374159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病例選擇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康復訓練
1.3.2 檢查方式
1.4 觀察指標
1.4.1 患者不同部位的FA值:
1.4.2 相關評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 果
2.1 患者訓練前后不同時間不同部位的FA值比較
2.2 患者訓練前后不同時間的相關評分比較
3 討 論
本文編號:37415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7415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