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優(yōu)化掃描的相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7 18:00
本文關鍵詞: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優(yōu)化掃描的相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1探討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應用低劑量對比劑的可行性。2探討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應用低管電壓聯(lián)合低濃度對比劑技術降低輻射劑量及碘總量的可行性。3 256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不同觸發(fā)閾值對圖像質量影響的研究。方法1選取行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檢查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A組(常規(guī)組)和B組(低劑量組),每組各50例,對比劑選擇碘普羅胺(370mg/m L)。A組,根據(jù)體重選擇對比劑用量(1.0m L/kg);B組,對比劑用量(體重×1.0m L/kg-10)m L。測量兩組圖像中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記錄兩組的對比劑用量及圖像質量評價情況。2選取行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檢查的患者80例。隨機分為A組(常規(guī)組)和B組(雙低組),每組各40例,A組:管電壓120k V,注射對比劑濃度選擇370mg I/m L(碘普羅胺);B組:管電壓100k V,對比劑濃度選擇320mg I/m L(碘佛醇)。根據(jù)患者體重選擇對比劑用量(1.0m L/kg)。圖像后處理均采用i Dose迭代重建算法。測量兩組圖像中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記錄有效輻射劑量、碘總量及圖像質量評價情況。3選接受256層螺旋頭頸動脈成像的120例的患者隨機分為三組,每組40例。將激發(fā)層面感興趣區(qū)均設在主動脈弓下緣降主動脈內。A組,觸發(fā)閾值設為150HU;B組,觸發(fā)閾值設為120HU;C組,觸發(fā)閾值設為90HU。測量兩組圖像中頸總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記錄三組不同觸發(fā)掃描閾值的延遲時間及圖像質量評價情況。結果1低劑量組與常規(guī)組的對比劑用量分別為55.42±7.08m L和64.92±7.32m 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常規(guī)組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分別為:427.28±57.02HU,441.02±55.81HU,420.71±58.55HU,421.34±60.46HU;低劑量組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分別為:388.81±52.84HU,399.25±57.08HU,386.02±51.52HU,372.69±59.48H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與常規(guī)組圖像的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常規(guī)組中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分別為:420.28±56.02HU,449.07±57.81HU,429.71±58.58HU,421.34±60.16HU;雙低劑量組主動脈弓、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處CT值分別為:428.83±52.84HU,439.75±56.18HU,427.02±59.52HU,423.69±59.78HU。常規(guī)組與低劑量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雙低劑量組與常規(guī)組圖像質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雙低劑量組與常規(guī)組的有效輻射劑量分別為2.67±0.33m Sv和4.05±0.37m Sv,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雙低劑量組與常規(guī)組的碘總量分別為20.18±2.13g I和23.16±2.32g I,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 A組頸總動脈及大腦中動脈CT值分別為420.28±46.02HU和421.34±45.16HU;B組頸總動脈及大腦中動脈CT值分別為:408.83±52.84HU和413.21±58.78HU;C組頸總動脈及大腦中動脈CT值分別為:311.22±39.22HU和339.08±33.21HU。C組與A、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頭頸動脈圖像質量評分A組與B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C組與A、B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對比劑開始注射到機器自動觸發(fā)掃描所用時間三組患者分別為:A組12.26±1.57s;B組10.23±2.24s;C組7.76±3.49s。三組數(shù)據(jù)進行兩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降低對比劑劑量是可行的,并可獲得滿足診斷的圖像。2低管電壓(100k V)聯(lián)合低濃度對比劑(320mg I/m L)進行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得到的圖像可以滿足臨床診斷要求,降低了有效輻射劑量和碘總量。3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將120HU作為監(jiān)測觸發(fā)閾值時,可以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從對比劑開始注射到觸發(fā)掃描前延遲時間,并相應減少了對比劑用量。
【關鍵詞】:對比劑 多層螺旋CT 頭頸動脈成像 輻射劑量 觸發(fā)掃描閾值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3;R816.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6
- 第1章 低劑量對比劑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16-26
- 1.1 材料與方法16-17
- 1.1.1 一般資料16
- 1.1.2 檢查方法及參數(shù)16
- 1.1.3 圖像后處理16-17
- 1.1.4 觀察指標17
- 1.1.5 統(tǒng)計學方法17
- 1.2 結果17-21
- 1.2.1 客觀指標17-18
- 1.2.2 圖像質量評價18-21
- 1.3 討論21-22
- 1.3.1 減少對比劑用量的意義21
- 1.3.2 減少對比劑用量的理論基礎21
- 1.3.3 減少對比劑用量對頭頸動脈增強水平的影響21-22
- 1.4 小結22
- 參考文獻22-26
- 第2章 低管電壓聯(lián)合低濃度對比劑在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的研究26-35
- 2.1 材料與方法26-27
- 2.1.1 一般資料26
- 2.1.2 檢查方法及參數(shù)26
- 2.1.3 圖像后處理26-27
- 2.1.4 觀察指標27
- 2.1.5 統(tǒng)計學方法27
- 2.2 結果27-31
- 2.2.1 頭頸動脈增強后CT值評價27-30
- 2.2.2 圖像質量評價30
- 2.2.3 輻射劑量30
- 2.2.4 碘總量評價30-31
- 2.3 討論31-32
- 2.3.1 低管電壓聯(lián)合低濃度對比劑的意義31-32
- 2.3.2 低管電壓聯(lián)合低對比劑濃度對頭頸動脈圖像的影響32
- 2.4 小結32
- 參考文獻32-35
- 第3章 不同掃描觸發(fā)閾值技術在256層CT頭頸動脈成像中的應用35-42
- 3.1 材料與方法35-36
- 3.1.1 一般資料35
- 3.1.2 檢查方法及參數(shù)35-36
- 3.1.3 圖像后處理36
- 3.1.4 觀察指標36
- 3.1.5 統(tǒng)計學方法36
- 3.2 結果36-38
- 3.2.1 圖像客觀指標評價37
- 3.2.2 圖像質量評價37-38
- 3.3 討論38-40
- 3.3.1 合理選取監(jiān)測層面內感興趣區(qū)38
- 3.3.2 不同觸發(fā)閾值對頭頸動脈血管強化程度及圖像質量的影響38-39
- 3.3.3 從對比劑開始注射到觸發(fā)掃描前延遲時間39-40
- 3.4 小結40
- 參考文獻40-42
- 第4章 綜述 頭頸動脈影像學檢查方法及頭頸CTA成像研究42-53
- 4.1 頭頸動脈影像學檢查方法42-44
- 4.1.1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42
- 4.1.2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42-43
- 4.1.3 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43
- 4.1.4 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43-44
- 4.2 多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影響因素44-47
- 4.2.1 患者方面44
- 4.2.2 CT機方面44-45
- 4.2.3 對比劑方面45-46
- 4.2.4 延遲時間與掃描技術46-47
- 4.3 減少對比劑用量及降低輻射劑量在CT頭頸動脈成像中的應用47-49
- 4.3.1 對比劑不良反應47
- 4.3.2 減少對比劑用量在頭頸CTA中應用47-48
- 4.3.3 頭頸CTA中的輻射問題48
- 4.3.4 降低輻射的方法48-49
- 參考文獻49-53
- 結論53-54
- 致謝54-55
- 導師簡介55-56
- 作者簡介56-57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博;龔建平;;CT檢查輻射致癌風險的研究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09年03期
2 沈比先;愛滋病人卡氏肺囊蟲肺炎的影像學診斷[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0年05期
3 呂雙志;馮湛;姚建軍;;低劑量對比劑聯(lián)合生理鹽水在256層螺旋CT頭頸聯(lián)合CTA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26期
4 王艷;史大鵬;朱紹成;吳青霞;孫明華;;比較以自適應性統(tǒng)計迭代重建技術和濾過反投影重建的低劑量腹部CT的圖像質量[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年10期
5 于彤;李鎮(zhèn);路春蘭;段曉岷;彭蕓;;寶石高分辨CT自適應統(tǒng)計迭代重建方法在兒童頸椎外傷低劑量掃描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02期
6 葉佳國;鄒才盛;黃廣仁;;64排螺旋CT頭頸聯(lián)合CTA成像中自動跟蹤與手動觸發(fā)技術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年25期
本文關鍵詞:256層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中優(yōu)化掃描的相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02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02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