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19q聯(lián)合缺失及IDH1基因突變在高級別膠質瘤中的臨床意義及預后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18:18
目的:通過對高級別膠質瘤組織中1p/19q聯(lián)合缺失及IDH1基因突變檢測,研究1p/19q聯(lián)合缺失及IDH1基因突變對高級別膠質瘤病人臨床治療的意義及預后判斷的價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間在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神經外科腫瘤病區(qū)接受手術治療的84例原發(fā)高級別膠質瘤腫瘤組織標本。手術方式均為鏡下腫瘤全切;所有標本均經術后病理(根據2007版WHO中樞神經系統(tǒng)腫瘤分類)證實。腫瘤標本均為手術中切除新鮮組織并使用福爾馬林固定,血液標本為術前采取外周靜脈血保存于EDTA管;治療及隨訪期間臨床資料完整詳盡;檢測標本HE染色示腫瘤細胞數大于80%;所有患者行分子檢測及個體化治療前均知情同意后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其中男42例,女42例,年齡865歲,平均年齡35.7歲;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WHOⅢ級)6例、間變性少突星形細胞瘤(WHOⅢ級)14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WHOⅢ級)28例、膠質母細胞瘤(WHOⅣ級)36例。采用熒光PCR毛細管電泳法對腫瘤組織進行1p/19q聯(lián)合缺失(1p/19q co-deletion)檢測;采用PCR測序分析法(PCR sequ...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9q聯(lián)合缺失狀態(tài)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
圖6 IDH1基因突變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2.4高級別膠質瘤(30個月OS)預后與IDH1基因突變的關系在高級別膠質瘤患者中,IDH1基因突變組OS明顯長于野生組,差意義(P=0.026);且兩組生存曲線明顯分開,見圖7。IDH1基因突變的中位OS分別為:19.8個月、15.1個月。
圖6 IDH1基因突變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2.4高級別膠質瘤(30個月OS)預后與IDH1基因突變的關系在高級別膠質瘤患者中,IDH1基因突變組OS明顯長于野生組意義(P=0.026);且兩組生存曲線明顯分開,見圖7。IDH1基因的中位OS分別為:19.8個月、15.1個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腦膠質瘤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病例報告及文獻綜述[J]. 王行富,張聲,陳余朋. 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1(02)
[2]膠質瘤耐藥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J]. 孫增峰,李文良,谷峰,馬勇杰.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1(07)
本文編號:3399259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9q聯(lián)合缺失狀態(tài)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
圖6 IDH1基因突變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2.4高級別膠質瘤(30個月OS)預后與IDH1基因突變的關系在高級別膠質瘤患者中,IDH1基因突變組OS明顯長于野生組,差意義(P=0.026);且兩組生存曲線明顯分開,見圖7。IDH1基因突變的中位OS分別為:19.8個月、15.1個月。
圖6 IDH1基因突變對患者30個月PFS的影響2.4高級別膠質瘤(30個月OS)預后與IDH1基因突變的關系在高級別膠質瘤患者中,IDH1基因突變組OS明顯長于野生組意義(P=0.026);且兩組生存曲線明顯分開,見圖7。IDH1基因的中位OS分別為:19.8個月、15.1個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腦膠質瘤病的臨床病理學特征:病例報告及文獻綜述[J]. 王行富,張聲,陳余朋. 中國現(xiàn)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1(02)
[2]膠質瘤耐藥相關機制的研究進展[J]. 孫增峰,李文良,谷峰,馬勇杰.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1(07)
本文編號:33992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992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