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膠質細胞Cx43在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大鼠海馬的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14:20
目的:觀察星形膠質細胞主要表達的縫隙連接蛋白Cx43在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大鼠模型海馬中不同時期的動態(tài)表達,探討其在癲癇發(fā)病過程中的作用。方法:將84只6周齡180g-200g重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實驗組(n=60)、對照組(n=12)及正常組(n=12)。實驗組予以腹腔注射氯化鋰及匹羅卡品建立顳葉癲癇模型;對照組腹腔注射同等劑量的無菌生理鹽水;正常組無特殊處理。實驗組依癲癇急性期、潛伏期及慢性期按觀察時間點分為5個亞組,即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status epilepticus, SE)后24小時、7天、15天、30天及60天,每亞組12只。以上各組分別進行:1. 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縫隙連接蛋白Cx43在海馬中的表達變化;2.電鏡下觀察海馬CA1區(qū)星形膠質細胞以及縫隙連接的變化。結果:1.實驗組大鼠SE誘發(fā)成功率為90.0%,死亡率為21.7%,模型成功率為68.3%。2.實驗組大鼠海馬縫隙連接蛋白Cx43的表達:Cx43(總)和磷酸化Cx43的表達在SE后24小時顯著下調(P<0.05),7天后有所恢復,但仍低于正常水平(P<0.05),后繼續(xù)上調...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縮略詞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和儀器
2.1.1 實驗動物的喂養(yǎng)
2.1.2 藥品與試劑
2.1.3 儀器
2.1.4 溶液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實驗動物的分組
2.2.2 建立顳葉癲癇動物模型
2.2.3 腦電圖的描記及用藥方法
2.2.4 海馬組織蛋白的提取及濃度測定
2.2.5 大鼠海馬組織行Western Blotting檢測Cx43蛋白量
2.2.6 用于電鏡的灌注取材
2.2.7 透射電鏡觀察海馬CA1區(qū)標本星形膠質細胞及縫隙連接的步驟
2.3 結果觀察和判斷標準
2.3.1 Western Blotting檢測大鼠海馬Cx43表達的結果判斷
2.3.2 統計學分析
第三章 結果
3.1 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大鼠模型的行為學及腦電圖變化
3.2 SE后不同時期海馬組織Cx43的表達變化
3.3 透射電鏡下海馬CA1區(qū)星形膠質細胞和縫隙連接的觀察
第四章 討論
4.1 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動物模型
4.2 氯化鋰-匹羅卡品癲癇模型誘發(fā)SE后海馬Cx43的表達變化
4.3 Cx43與磷酸化事件
4.4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縫隙連接在癲癇中的作用
4.5 本實驗的局限性及下一步設想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一
參考文獻
綜述二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匹羅卡品致癇模型海馬星形膠質細胞縫隙連接研究[J]. 蘇曼,童曉欣.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12)
[2]甘珀酸對戊四氮點燃癲疒間大鼠海馬GFAP和Cx43表達的影響[J]. 蘭莉,饒志仁,趙新,王寶西,段麗,曹榮. 臨床兒科雜志. 2008(06)
[3]鋰-匹魯卡品大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建立及評價[J]. 張軍強,趙紅寧,王曉明,黃敏,余巨明.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07(06)
[4]氯化鋰預處理時間的改變對鋰-匹魯卡品誘導大鼠癇性發(fā)作的影響[J]. 許峰,朱遂強,唐洲平,陳玲.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05(04)
[5]KA注射致癇大鼠腦組織中CX43的表達及其意義[J]. 蔡正旭,張淑琴,郭慧淑,劉群,楊立彬,梁建民,王宇虹.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05(02)
[6]匹羅卡品顳葉癲癇大鼠模型[J]. 李國良,肖波,謝光潔,章蓓,楊曉蘇,陳麗麗.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3(01)
本文編號:3305950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縮略詞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實驗材料和儀器
2.1.1 實驗動物的喂養(yǎng)
2.1.2 藥品與試劑
2.1.3 儀器
2.1.4 溶液配制
2.2 實驗方法
2.2.1 實驗動物的分組
2.2.2 建立顳葉癲癇動物模型
2.2.3 腦電圖的描記及用藥方法
2.2.4 海馬組織蛋白的提取及濃度測定
2.2.5 大鼠海馬組織行Western Blotting檢測Cx43蛋白量
2.2.6 用于電鏡的灌注取材
2.2.7 透射電鏡觀察海馬CA1區(qū)標本星形膠質細胞及縫隙連接的步驟
2.3 結果觀察和判斷標準
2.3.1 Western Blotting檢測大鼠海馬Cx43表達的結果判斷
2.3.2 統計學分析
第三章 結果
3.1 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大鼠模型的行為學及腦電圖變化
3.2 SE后不同時期海馬組織Cx43的表達變化
3.3 透射電鏡下海馬CA1區(qū)星形膠質細胞和縫隙連接的觀察
第四章 討論
4.1 氯化鋰-匹羅卡品致癇動物模型
4.2 氯化鋰-匹羅卡品癲癇模型誘發(fā)SE后海馬Cx43的表達變化
4.3 Cx43與磷酸化事件
4.4 星形膠質細胞通過縫隙連接在癲癇中的作用
4.5 本實驗的局限性及下一步設想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一
參考文獻
綜述二
參考文獻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匹羅卡品致癇模型海馬星形膠質細胞縫隙連接研究[J]. 蘇曼,童曉欣.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12)
[2]甘珀酸對戊四氮點燃癲疒間大鼠海馬GFAP和Cx43表達的影響[J]. 蘭莉,饒志仁,趙新,王寶西,段麗,曹榮. 臨床兒科雜志. 2008(06)
[3]鋰-匹魯卡品大鼠急性癲癇模型的建立及評價[J]. 張軍強,趙紅寧,王曉明,黃敏,余巨明. 川北醫(yī)學院學報. 2007(06)
[4]氯化鋰預處理時間的改變對鋰-匹魯卡品誘導大鼠癇性發(fā)作的影響[J]. 許峰,朱遂強,唐洲平,陳玲.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05(04)
[5]KA注射致癇大鼠腦組織中CX43的表達及其意義[J]. 蔡正旭,張淑琴,郭慧淑,劉群,楊立彬,梁建民,王宇虹. 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 2005(02)
[6]匹羅卡品顳葉癲癇大鼠模型[J]. 李國良,肖波,謝光潔,章蓓,楊曉蘇,陳麗麗.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3(01)
本文編號:33059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3059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