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后腦組織中LC3、Beclin1表達及中風閉、脫證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8 19:35
目的:本課題運用免疫組化技術和圖像分析技術研究腦出血后腦組織中LC3、Beclin1的表達,并探討中風出血閉脫癥與細胞自噬及LC3、Beclin1表達的關系,及二者表達與出血量、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lasgow評分,GCS)的關系,從而探討細胞自噬在腦出血后繼發(fā)性損傷中的作用,為中醫(yī)微觀辨證提供分子細胞生物學水平的證據,為探索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新途徑提供理論指導。資料與方法:臨床收集病例既符合ICH診斷要點,又根據《中風閉證和脫證標準》辨證為陽閉、陰閉、脫證,經外科手術的住院病人共計26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56歲(34-83歲)。根據中醫(yī)辨證,陽閉證11例(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53歲(38-72歲);陰閉證10例(男性3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64歲(39-83歲);脫證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齡49歲(34-65歲);腦出血組標本來自血腫清除術中吸引器所吸取的腦組織碎片。另外設正常對照組6例,為正常人腦組織。根據“多田公式”計算出血量,按照NIHSS、GCS評分。采用免疫組化法和圖像分析法觀察L...
【文章來源】: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皮層中LC3和Beclin-1表達的變化[J]. 石曉勇,陳罡,王中.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1(03)
[2]自噬在細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J]. 何韜,王海杰,譚玉珍. 生理科學進展. 2008(01)
[3]腦出血中醫(yī)臨床證型與頭CT表現的相關性[J]. 魏丹,張東友,王金娥. 中醫(yī)藥研究. 1999(03)
[4]出血性中風病人的腦CT,中醫(yī)辨證與血液流變學的關系探討[J]. 梁清華,黎杏群,李家邦,陳昌華,何剛.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1995(06)
[5]急性腦出血CT表現與中醫(yī)辨證分型之間的關系初探——附104例急性腦出血CT與中醫(yī)辨證分型對照分析[J]. 徐會吾. 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4(01)
本文編號:3290224
【文章來源】: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鼠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皮層中LC3和Beclin-1表達的變化[J]. 石曉勇,陳罡,王中. 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1(03)
[2]自噬在細胞存活和死亡中的作用[J]. 何韜,王海杰,譚玉珍. 生理科學進展. 2008(01)
[3]腦出血中醫(yī)臨床證型與頭CT表現的相關性[J]. 魏丹,張東友,王金娥. 中醫(yī)藥研究. 1999(03)
[4]出血性中風病人的腦CT,中醫(yī)辨證與血液流變學的關系探討[J]. 梁清華,黎杏群,李家邦,陳昌華,何剛.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 1995(06)
[5]急性腦出血CT表現與中醫(yī)辨證分型之間的關系初探——附104例急性腦出血CT與中醫(yī)辨證分型對照分析[J]. 徐會吾. 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4(01)
本文編號:32902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2902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