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梗死的認知功能障礙特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05:50
目的探索急性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分析不同梗死部位認知域損害特點。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213例,根據(jù)神經(jīng)心理量表測評結果分為卒中后無認知障礙組(NCI)、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非癡呆組(PSCIND)、卒中后癡呆組(PSD),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及影像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急性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高達78.4%; MMSE評分顯示:非優(yōu)勢側大腦梗死的延遲回憶能力受損明顯[非優(yōu)勢/優(yōu)勢(1.80±1.05)/(1.55±1.11); P=0.025];額葉梗死語言復述受損明顯[有/無(0.32±0.30)/(0.63±0.41); P=0.008];頂葉梗死即時記憶[有/無(1.91±1.09)/(2.99±1.12)分; P=0.04]和語言復述[有/無(0.22±0.3)/(0.59±0.5)分; P=0.012]受損明顯。MOCA評分顯示:非優(yōu)勢側大腦半球梗死的MOCA總分高于優(yōu)勢側大腦[非優(yōu)勢/優(yōu)勢(17.54±6.65)/(16.65±6.40); P=0.041]。優(yōu)勢側大腦半球梗死與非優(yōu)勢側梗死語...
【文章來源】: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20,37(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基本資料
2.2 MMSE、MOCA評分比較分析
2.2.1 按照梗死部位分析
2.2.2 按照優(yōu)勢側及非優(yōu)勢側大腦分析
2.2.3 梗死部位與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2.3 回憶、延時再確認、注意分配及廣度比較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與認知損害的相關性研究[J]. 徐亞麗,姚莉,何小蓉,沈盈盈,鄧霞,田卓,張璦琳,漆靜,張興平.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病. 2018(03)
[2]不同部位急性腦梗死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J]. 袁丹,李冬華,王海鵬,王英鵬.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11)
[3]AD患者腦功能偏側性改變的靜息態(tài)fMRI研究[J]. 張樂樂,趙小虎,林起湘,席芊. 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4)
[4]不同部位急性腦梗死的認知功能障礙特點分析[J]. 宓特,屈傳強,王翔,孫欽建,孫昊,杜怡峰.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15)
[5]后循環(huán)缺血性卒中與認知障礙相關性研究[J]. 阮婕,計仁杰,魏果,周瓊,沈和平,孟繁霞,袁懷武,羅本燕. 中國卒中雜志. 2015(12)
本文編號:3149103
【文章來源】: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20,37(11)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基本資料
2.2 MMSE、MOCA評分比較分析
2.2.1 按照梗死部位分析
2.2.2 按照優(yōu)勢側及非優(yōu)勢側大腦分析
2.2.3 梗死部位與認知障礙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分析
2.3 回憶、延時再確認、注意分配及廣度比較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腦小血管病患者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與認知損害的相關性研究[J]. 徐亞麗,姚莉,何小蓉,沈盈盈,鄧霞,田卓,張璦琳,漆靜,張興平.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病. 2018(03)
[2]不同部位急性腦梗死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相關性[J]. 袁丹,李冬華,王海鵬,王英鵬.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7(11)
[3]AD患者腦功能偏側性改變的靜息態(tài)fMRI研究[J]. 張樂樂,趙小虎,林起湘,席芊. 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4)
[4]不同部位急性腦梗死的認知功能障礙特點分析[J]. 宓特,屈傳強,王翔,孫欽建,孫昊,杜怡峰.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6 (15)
[5]后循環(huán)缺血性卒中與認知障礙相關性研究[J]. 阮婕,計仁杰,魏果,周瓊,沈和平,孟繁霞,袁懷武,羅本燕. 中國卒中雜志. 2015(12)
本文編號:31491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1491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