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點分析
【學位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742.9
【部分圖文】:
抗GABABR腦炎患者腦電圖:以θ波活動為主
抗NMDAR腦炎患者腦電圖:廣泛δ波
抗LGI1腦炎患者腦電圖:彌漫性混合慢波活動,枕區(qū)節(jié)律消失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少純;;狂犬病免疫治療簡介[J];生物學教學;2017年07期
2 黃雪琨;吳喜福;楊欽泰;陳玉蓮;鄭瑞;王瑋豪;;兒童變應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療和舌下免疫治療的依從性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年08期
3 李永奇,李源;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停止免疫治療后的臨床效果觀察[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1年02期
4 李興強;;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和腫瘤繼承免疫治療的新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7年04期
5 ;癲癇的免疫治療[J];臨床薈萃;1988年09期
6 許以平,胡炳熊,俞永娟,潘慧芬,戴舜英,黃定九;免疫診斷在哮喘免疫治療中的意義[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1988年02期
7 王長征,郭先健,王順朝;變應原浸出液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88年03期
8 劉云英;選擇性免疫治療[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88年03期
9 吳金民;吳波;Wilson R;;用射線處理的同種腫瘤細胞以提高腫瘤免疫效果的探討[J];浙江醫(yī)科大學學報;1988年06期
10 吳軍正;黃文華;;燒傷的免疫治療[J];國外醫(yī)學.創(chuàng)傷與外科基本問題分冊;1988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宇;混合HSPs/肽復合物疫苗免疫治療小鼠內瘤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2 楊光;卵巢癌免疫治療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3 宋舸;混合HSPs/肽復合物疫苗與白細胞介素12、低劑量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免疫治療小鼠腫瘤的動物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4 蘇艷華;TLRs配體對細胞增殖分化的影響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林航;青島地區(qū)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致敏原檢測、舌下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及機制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6 龐留勇;腫瘤治療方案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及數(shù)值模擬[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7 孫凌凌;Vγ9Vδ2 T細胞聯(lián)合唑來膦酸免疫治療軟骨肉瘤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8 柳萌;曲妥珠單抗聯(lián)合唑來膦酸促進Vγ9Vδ2T細胞免疫治療骨肉瘤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9 李翔;重癥肌無力患者外周血調節(jié)性T細胞及相關可溶性因子在其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10 呂俊海;腫瘤相關基因t351的初步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中濤;基于調節(jié)性T細胞抑制腫瘤免疫反應機制的數(shù)學模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年
2 王文浩;12例自身免疫性腦炎臨床分析與文獻復習[D];蚌埠醫(yī)學院;2019年
3 李昕;成人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點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邱曉維;首診自身免疫性腦炎患者臨床特點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D];遵義醫(yī)科大學;2019年
5 姜杏艷;IL-21-CCL19新型CAR-T功能的初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年
6 薛琦;抗PD-1/PD-L1免疫治療的預后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7 謝秀芳;過敏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療療效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相關性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盧川;變應性鼻炎沖擊免疫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陳彥;過繼性免疫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報道及文獻復習[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周志剛;冷凍聯(lián)合免疫治療腫瘤對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8827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8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