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血miR-16、miR-21、miR-126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4 17:52
【摘要】:目的本研究從分子水平的角度,檢測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患者、小動脈閉塞型卒中患者與健康對照人群的循環(huán)血內miR-16、miR-21、miR-126的表達水平,分析其與缺血性腦卒中、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的發(fā)生相關性,探討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作為診斷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生物標志物的潛在可能性,并為急性卒中治療Org10172試驗(The 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亞型區(qū)分和卒中患者病因治療提供指導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至2018年于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就診的首次發(fā)病且病程在3天內的20例腦梗死患者為病例組,嚴格按TOAST分型分為大動脈粥樣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組10例和小動脈閉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組10例,以同期我院體檢科20例年齡、性別相匹配的體檢者作為對照組。記錄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血生化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病例組入院時按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進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采集各組靜脈血,提取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用定量逆轉錄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檢測各組外周循環(huán)血中miR-16、miR-21、miR-126的表達水平;比較病例組和對照組間的表達差異,分析外周血mi R-16、miR-21、miR-126與缺血性卒中的相關性;比較LAA組和SAO組間的表達差異,分析miR-16、miR-21、miR-126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型腦卒中的相關性。結果(1)病例組與對照組血清miR-16、miR-21及mi R-126的表達比較病例組中miR-16的表達水平為2.64±0.0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表達水平1.45±0.08,P0.05;病例組中miR-21的表達水平為1.13±0.16,高于對照組的表達水平0.86±0.07,P0.05;病例組中miR-126的表達水平為0.76±0.12,低于對照組的表達水平1.12±0.1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LAA組與SAO組血清miR-16、miR-21、miR-126的表達比較LAA組中miR-16的表達水平為2.92±0.10,明顯高于SAO組的表達水平2.36±0.08,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AA組中miR-21的表達水平為1.17±0.15,雖然高于SAO組的表達水平1.09±0.17,但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AA組中miR-126的表達水平為0.72±0.11,雖然低于SAO組的表達水平0.80±0.12,但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病例組與對照組miR-16表達和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病例組中miR-16表達水平和甘油三酯、膽固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0.427、0.299,P0.05,和其余各指標無相關性;對照組中miR-16表達水平和甘油三酯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r=0.279,P0.05,和其余各指標均無相關性,P0.05。(4)病例組與對照組miR-21表達和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病例組中miR-21表達水平和膽固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r=0.381,P0.05,和其余各指標無相關性;對照組中miR-21表達水平和各指標均無相關性,P0.05。(5)病例組與對照組miR-126表達和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病例組中miR-126表達水平和高血壓病史、心臟病病史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0.395、0.218,P0.05,和其余各指標無相關性;對照組中miR-126表達水平和高血壓病史、心臟病病史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r=0.323、0.193,P0.05,和其余各指標均無相關性,P0.05。結論(1)循環(huán)血miR-16、miR-21、miR-126的表達水平和缺血性卒中的發(fā)生有顯著的相關性,可為缺血性卒中的診斷提供指導作用。(2)循環(huán)血miR-16的表達水平在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患者和小動脈閉塞型卒中患者有顯著差異,可為TOAST亞型區(qū)分和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患者病因治療提供參考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圖文】:
圖 1 技術路線圖將研究對象進行納入分組,分為健康對照組 20 例、病例組 20 例,病例組又分為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LAA)10 例和小動脈閉塞型卒中(SAO)10 例。病例組入時均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做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采集各組
PCR基本反應步驟
6擴增動力學曲線
本文編號:2780879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圖文】:
圖 1 技術路線圖將研究對象進行納入分組,分為健康對照組 20 例、病例組 20 例,病例組又分為動脈粥樣硬化型卒中(LAA)10 例和小動脈閉塞型卒中(SAO)10 例。病例組入時均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做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采集各組
PCR基本反應步驟
6擴增動力學曲線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譚阿蕊;韓劍虹;;microRNAs與Toll樣受體及缺血性腦卒中的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年23期
2 保玉蓮;朱榆紅;;MicroRNA與缺血性腦卒中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年04期
3 宋麗;李婉婷;韓杰;;缺血性腦卒中TOAST分型及其危險因素、復發(fā)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年05期
4 顧力華;陳斌;魏丹霞;鄧紅;何紹平;龔瑞瑩;龐永誠;;急性腦梗死TOAST分型與危險因素的關系[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年02期
5 顧亞麗;褚克曇;羅本燕;;微核糖核酸在腦缺血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雜志;2012年10期
6 譚明賢;陳勝利;周杰;;基于TOAST分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臨床療效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08期
7 許嬋嬋;韓衛(wèi)青;肖冰;李寧寧;朱鼎良;高平進;;微小RNA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主動脈的差異表達[J];生理學報;2008年04期
本文編號:27808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808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