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退素D1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血腦屏障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12-06 19:22
【摘要】:背景 腦血管疾病因為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殘致死率給社會、家庭及個人造成了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命和健康[1]。因此,尋找有效地治療、預防腦血管疾病和最大程度地降低缺血性腦損傷的藥物及方法成為醫(yī)學研究的重點方向。 而目前針對缺血性的腦血管疾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采用早期的溶栓治療,同時會引起更為嚴重的腦缺血再灌注損傷[2]。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的血管在腦缺血后能夠經(jīng)溶栓治療后恢復再通或自然再通,但是在恢復血供后,可導致恢復血流供應的腦組織在某一些情況下產生損傷和神經(jīng)功能障礙加重,即腦缺血再灌注損傷[3]。其中研究證實血腦屏障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可導致腦組織出血和水腫等繼發(fā)性損傷。相關的研究表明:血腦屏障完整性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過程中的有重要的作用[4]。 血腦屏障由血-腦及血-腦脊液屏障組成,是腦毛細血管特有的特征性結構,維持機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其結構的改變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重要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血腦屏障可以有效的保護腦組織免受許多化學物質和細菌的侵害。在缺血性腦損傷后,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一些藥物、病毒、中性粒細胞和小吞噬細胞就可以通過血腦屏障[5]。血管基底膜由細胞外基質分子組成,對維持血腦屏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而細胞外基質分子是基質金屬蛋白酶的主要作用底物。國內外研究顯示,基質金屬蛋白酶-2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可降解細胞外基質、破壞血腦屏障[6]。 消退素(resolvins, Rvs)是一類由ω-3不飽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衍生來的具有抗炎、促炎癥消退作用的內源性脂質介質[7]。研究表明,DHA靜脈注射或富含DHA、EPA飲食能減輕成年大鼠和新生大鼠低氧/缺血誘發(fā)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8]。有研究發(fā)現(xiàn)ω-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增加腦缺血后的血管生成,提供長期的腦保護[9]。消退素D1(resolvin D1,RvD1)是由DHA內生轉化而來。已有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RvD1對肝、腎、肺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10][11][12]。而目前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國內外均未見報道。 本試驗采用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觀察消退素D1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以及血腦屏障的通透性的變化,并探討可能的機制。 材料和方法分組 選擇清潔級健康Sprague Dawley雄性成年大鼠(體重260-280g)100只,用完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五組:1.假手術組+溶劑組:Sham組(5ul);2.腦缺血再灌注+溶劑組:I/R組(5ul),3.腦缺血再灌注+RvD1小劑量治療組:RvD1(S)組(小劑量0.03nM,5ul);4.腦缺血再灌注+RvD1中劑量治療組:RvD1(M)組(小劑量0.1nM,5ul);5.腦缺血再灌注+RvD1大劑量治療組:RvD1(L)組(小劑量0.3nM,5ul)。 方法 1.通過改良線栓法,使大鼠右側大腦中動脈短暫栓塞,制作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MCAO模型)。使用10%水合氯醛(350mg/kg)給予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從頸總動脈經(jīng)頸內動脈置入線栓,并在2h后將線栓拔出,形成腦缺血再灌注。在腦缺血再灌注24h后,進行大鼠神經(jīng)功能損傷評分; 2.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檢測大鼠腦梗死體積的變化; 3.干濕比法測定腦組織的含水量; 4.通過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檢測大鼠腦組織中伊文斯藍(evans blue,EB)的含量,檢測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 BBB)的完整性; 5.用Western Blot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蛋白表達;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對本實驗的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 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one-way ANOVA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法進行最小顯著差檢驗。α=0.05為顯著性檢驗水準。 結果 1.實驗組所有大鼠均在麻醉后2h清醒。缺血再灌注24h時,Sham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為0,I/R組和RvD1組的大鼠在麻醉清醒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腦缺血再灌注24h,與I/R組(2.13±0.78)相比,RvD1(S)組(1.88±0.73)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未明顯降低(P0.05),RvD1(M)組(1.25±0.44)和RvD1(L)組(1.67±0.76)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降低(P 0.05);與RvD1(L)相比,RvD1(M)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降低(P0.05)。 2.經(jīng)過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正常腦組織為紅色,梗死腦組織為蒼白色。Sham組腦組織梗死體積為0;與I/R組(31.44±3.39)%相比,RvD1(M)組(15.27±3.25)%和RvD1(L)組(18.73±3.87)%腦梗死體積降低(P0.05);與RvD1(L)組比較,RvD1(M)組腦梗死體積降低(P 0.05)。 3.Sham組大鼠腦組織含水量為(76.45±1.03)%,與Sham組比較,I/R組(84.29±0.96)%和RvD1(M)組(78.21±0.87)%、RvD1(L)組(80.73±0.64)腦組織含水量均升高(P 0.05);與I/R組比較,RvD1(M)組和RvD1(L)組腦組織含水量降低(P 0.05),與RvD1(L)組比較,RvD1(M)組腦水含量降低(P 0.05)腦水腫程度增強。 4.Sham組大鼠腦組織呈乳白色,I/R組的大鼠缺血側部分腦組織呈藍色,RvD1組與I/R組比較缺血側腦組織的藍色程度明顯減輕。熒光光度計定量測定大鼠腦組織中的EB含量顯示: Sham組(736±129)ng/g,I/R組(3460±605)ng/g、RvD1(S)組(2949±534)ng/g、RvD1(M)組(1637±463)ng/g、RvD1(L)組(1929±581)ng/g;與I/R組相比,RvD1(M)組、RvD1(L)組腦組織中EB的含量減少(P0.05);與RvD1(L)組相比,RvD1(M)組腦組織中EB的含量減少(P0.05)。 5.Sham組MMP-2和MMP-9蛋白含量較低;I/R組和RvD1組MMP-2和MMP-9蛋白含量均升高(P 0.05);與I/R組比較,RvD1(M)組、RvD1(L)組MMP-2和MMP-9蛋白含量降低(P0.05);與RvD1(L)組比較,RvD1(M)組MMP-2和MMP-9蛋白含量降低(P 0.05)。 結論 消退素D1可減輕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減輕腦梗死程度,保護血腦屏障的完整性,減輕腦水腫程度,其機制可能與抑制MMP-2和MMP-9的蛋白表達有關。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3
本文編號:2366526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興盛;苗莉;姚小梅;朱學良;;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血腦屏障超微結構的改變[J];天津醫(yī)藥;2006年03期
2 王社軍,杜長生,唐紅,李鐘銘,馮興軍,張欣健,李永哲;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血腦屏障通透性的改變[J];武警醫(yī)學;2005年10期
3 徐凱,黃海東,沈天真,陳星榮;大鼠急性腦缺血再灌注后血腦屏障的變化[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236652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3665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