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D2-40及STAT6在星形細胞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選題:星形細胞腫瘤 +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參考:《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背景:星形細胞腫瘤是神經(jīng)上皮性腫瘤最常見的類型,根據(jù)腫瘤的組織病理學和分子學特點,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星形細胞腫瘤分為四個級別(WHOⅠ-Ⅳ),隨著病理級別的升高,腫瘤惡性程度也隨之升高,病人生存期縮短,因此星形細胞腫瘤也成為死亡率較高的顱內(nèi)腫瘤。近些年星形細胞腫瘤的檢出率日益增多,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威脅。星形細胞腫瘤的病理分級不同,其治療措施也不盡相同,但手術仍是首選治療措施。由于腫瘤自身具有浸潤周圍正常腦組織、可發(fā)生在大腦功能區(qū)以及腫瘤位于手術難以到達部位等特點,除了WHOⅠ級的星形細胞腫瘤,單純的手術治療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外,其余級別的星形細胞腫瘤目前主張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放化療等的聯(lián)合治療。眾所周知,高級別星形細胞腫瘤,特別是膠質(zhì)母細胞瘤(GBM),其嚴重侵襲周圍正常腦、神經(jīng)組織,無明顯邊界,手術往往難以全切,而且對于目前的放化療具有抵抗性,因此尋找一種更為有效的靶點是治療該類腫瘤的關鍵。VEGF作為目前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CNS)中研究較多的指標,其對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意義非凡。D2-40、STAT6的表達程度與腫瘤的發(fā)生、進展,惡性程度、浸潤程度以及對放化療的敏感程度緊密相關。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這兩者在肺癌、結腸癌、肝癌等腫瘤的診斷、治療方面進行了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星形細胞腫瘤中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目的: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對制作成基因芯片(TMA)的不同級別星形細胞腫瘤中VEGF、D2-40以及STAT6的表達進行檢測,分析VEGF、D2-40及STAT6的表達水平與星形細胞腫瘤組織學級別之間的關系,探尋其表達水平與腫瘤起源、進展及侵襲機制之間的關系。方法:收集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2012-2014年間初次手術并且術后病理表明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30例)、彌漫性星形細胞瘤(30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30例)及膠質(zhì)母細胞瘤(30例)共120例病人的瘤組織石蠟標本,將其制作組織芯片(TMA)以便研究分析。通過免疫組化方法檢測120例星形細胞腫瘤組織中VEGF、D2-40及STAT6的表達情況。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探尋它們在星形細胞腫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結果:1、VEGF、STAT6在高級別的星形細胞腫瘤(組織學分級Ⅲ~Ⅳ)和低級別的星形細胞腫瘤(組織學分級Ⅰ~Ⅱ)的表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著星形細胞腫瘤惡性水平的增高,VEGF、STAT6的陽性表達水平也隨之升高。2、D2-40在星形細胞腫瘤中不呈譜系表達,但是在膠質(zhì)母細胞瘤(組織學分級Ⅳ)中D2-40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組織學分級Ⅲ),具有統(tǒng)計學差別(P0.05)。3、VEGF和D2-40、STAT6的表達均成正相關,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r=0.645,P=0.000 vs r=0.637,P=0.000);D2-40和STAT6的表達呈正相關,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r=0.611,P=0.000)。結論:D2-40、STAT6的表達在星形細胞腫瘤的起源、進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VEGF在各級別星形細胞腫瘤中的表達反應了腫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腫瘤細胞分化的一般規(guī)律;星形細胞腫瘤中VEGF和D2-40、STAT6的表達均成正相關;D2-40和STAT6的表達呈正相關。三者協(xié)同檢測有利于判別星形細胞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并且預估結局,也可為進一步的靶點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VEGF , D2 - 40 and STAT6 ,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VEGF , D2 - 40 and STAT6 .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STAT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strocytic tumors ( P0.05 ) . Conclusion : The expression of D2 - 40 and STAT6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astrocytic tumors .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D2 - 40 and STAT6 in astrocytic tumor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D2 - 40 and STAT6 .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9.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娜;陳琦;;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與卵巢癌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年02期
2 王X;何娜萍;吳瓊;向滿林;易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在肺癌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6年09期
3 肖冬玲;陳光祥;唐光才;韓福剛;舒健;陸笑非;;WHOⅡ級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的CT及MRI表現(xiàn)[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年10期
4 王園;田野;劉思洋;趙希彤;姜文軍;田大力;;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在伴惡性胸腔積液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5 宗慶華;閔有會;張輝;婁永利;姜羽;梁阿銘;;腦間變性星形細胞瘤術后患者調(diào)強放療聯(lián)合替莫唑胺化療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年02期
6 李寅;吳紅芳;劉安麗;;食管鱗癌組織中STAT6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5年23期
7 劉雪詠;朱瓊;陳余朋;張聲;王行富;吳晶晶;李國平;;顱咽管瘤中D2-40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8 韓影;刁文卓;陳萍;程薇;;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非小細胞肺癌EGFR基因狀態(tài)及與VEGF、D2-40、Ki-67表達相關性臨床意義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年12期
9 李丁;向華;;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在原發(fā)性肝癌中的診斷及預后意義[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年11期
10 武彥昭;施惠晶;景尚華;宋軍建;趙珍;張?zhí)m;單保恩;;喉癌組織中VEGF-C及其受體VEGFR-3和D2-40的表達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3年4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曉明;PTEN、VEGF和Ki-67在人腦膠質(zhì)瘤中的表達及其意義[D];桂林醫(yī)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20873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8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