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藥物治療改善帕金森非運動癥狀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帕金森病 + 非運動癥狀 ; 參考:《山東醫(yī)藥》2017年34期
【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一種進行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但對于非運動癥狀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而非藥物療法具有一定效果。研究發(fā)現(xiàn),普通運動體能鍛煉療法、使用跑步機做運動、太極、氣功、瑜伽、跳舞、深部腦刺激以及神經(jīng)反饋訓練、虛擬現(xiàn)實訓練對帕金森的非運動癥狀中的情感障礙(如情感淡漠、抑郁和焦慮等)、認知損害(如癡呆)、睡眠障礙、感覺異常(如疼痛)、語言障礙和易疲勞感均有較好的改善。
[Abstract]: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progressiv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 motor symptoms and non-motor symptoms.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is mainly through drug therapy, but the effect of drug therapy on non-motor symptoms is not good, but non-drug therapy has certain effect. The study found that general exercise physical exercise therapy, treadmill exercise, tai chi, Qigong, yoga, dancing, deep brain stimulation and neural feedback training, Virtual reality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affective disorder (such as apath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gnitive impairment (such as dementia), sleep disorder, sensory abnormality (such as pain), speech disorder and easy fatigue in Parkinson's non-motor symptoms.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基金】: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聯(lián)合專項資金項目(201501UH00116)
【分類號】:R74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秋惠;胡國華;韓艷秋;張海娜;張穎;;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年18期
2 劉宇慶;關淑風;;新疆地區(qū)維、漢族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的特點[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4年02期
3 劉卓;孫莉;黃曦妍;曹辰杰;余舒揚;左麗君;楊雅琴;樸英善;張巍;;帕金森病伴發(fā)焦慮與運動癥狀及非運動癥狀關系的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2年02期
4 馮霞;張懿;;農村與城市帕金森病運動癥狀與非運動癥狀比較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2年20期
5 包華;鄭曉明;王瑾;陳碧琳;;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03期
6 鄭玉敏;劉娜;羅曉光;高超;;帕金森非運動癥狀表現(xiàn)特點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年15期
7 李社宣;趙國華;;帕金森病運動癥狀的中西醫(yī)甄別[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08年02期
8 李二鳳;劉佳佳;于翠玉;華平;趙燕燕;劉衛(wèi)國;;帕金森病患者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的性別差異[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4年01期
9 高俊華;閆兆芬;孫莉;劉卓;黃曦妍;張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23期
10 劉平;張寶和;徐洪濤;陳彪;;帕金森病運動前期非運動癥狀的認識現(xiàn)狀及其在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轉化醫(yī)學雜志;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陳秋惠;胡國華;韓艷秋;;3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運動癥狀臨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2 戴利菊;張寶榮;;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的對比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干靜;劉振國;周明珠;周楨源;應黎;陳偉;;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干靜;劉振國;周明珠;周楨源;應黎;陳偉;;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研究[A];第2屆中國睡眠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軍;黃煥新;魏其林;郝傳錚;顧曉松;;神經(jīng)生長液改善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研究[A];第三屆江浙滬三地老年醫(yī)學高峰論壇暨2012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李銳銘;張錦鳳;;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裴中;周鴻雁;邵明;張素平;潘速躍;秦琴保;祁風;劉焯霖;張振馨;;廣州地區(qū)107例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情況的調查[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8 劉承偉;李曉莉;劉曉非;陳敏;周智鵬;盧昕;;PD運動癥狀前老年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研究[A];中國解剖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3年
9 張寧;張穎冬;;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特征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趙國華 徐春波 曾慧敏;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辨證思路[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2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教授 張振馨;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須積極控制[N];健康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玨;帕金森病運動障礙異質性及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聯(lián)[D];復旦大學;2014年
2 梁晉川;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和腦功能影像學的隊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惠鈞;維生素D與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關系[D];蘇州大學;2016年
2 趙馨;帕金森病伴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患者的非運動癥狀特征及彌散張量成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董玲玲;帕金森病運動癥狀首發(fā)部位的相關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7年
4 楊俊峰;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及核磁腦鐵沉積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金英姬;90例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戴利菊;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的對比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7 黃翔;93例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8 毛成潔;帕金森病患者的非運動癥狀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9 陳肖靜;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10 郭敏;帕金森病患者經(jīng)腦深部電刺激治療后非運動癥狀臨床綜合調查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585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058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