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22:12

  本文關鍵詞: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對比研究 出處:《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年7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腦卒中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Barthel指數(shù) 改良Barthel指數(shù)


【摘要】:目的探討國內Barthel指數(shù)(BI)和改良Barthel指數(shù)(MBI)應用腦卒中患者時的相關性及敏感度,為臨床選擇適宜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提供依據(jù)。方法 2名評定員對300例腦卒中患者入院當天進行BI、MBI評測,在患者住院第14天再次進行BI、MBI評分量表評測。用Spearman相關系數(shù)分析BI和MBI之間的相關性;對治療前、后MBI和BI結果的敏感度采用配對t檢驗分析。結果 BI結果與MBI各項目得分值及總分均具有高度相關性(r=0.864-0.997,均P0.01);MBI評分在吃飯、修飾、穿衣、用廁、床椅轉移、步/輪椅、上下樓梯及總分項目治療前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BI僅在吃飯、修飾、穿衣及總分項目治療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BI敏感度優(yōu)BI。結論二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性,但MBI敏感度要優(yōu)于BI,更能正確指導患者康復治療及客觀評價康復療效,更適宜在臨床上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nd sensitivity of domestic Barthel index (BI)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in stroke patient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Methods 2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BI and MBI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to 300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he BI and MBI scales were evaluated again for fourteenth days in hospit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 and MBI was analyzed with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ensitivity of MBI and BI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analyzed by paired t tes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BI and MBI scores of value and total scor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r=0.864-0.997, P0.01); the MBI score before and after eating, dressing, grooming, toilet, bed, chair transfer steps / stairs wheelchair, and total score of treatment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ile BI only when eating, after modification, dress and total score of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MBI and BI sensitivity. Conclusion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but MBI sensitivity is better than BI. It can better guid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rehabilitation effect,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海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
【分類號】:R743.3
【正文快照】: 0 引言 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在逐年上升,現(xiàn)已成為成年人致死和致殘的首位疾病[1]。腦卒中后功能障礙主要包括運動、語言、認知等方面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daily living,ADL)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會帶來經(jīng)濟、醫(yī)療等方面的沉重負擔[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冬婭,胡曉芳;入院時的功能狀態(tài)對腦卒中康復后功能改變的影響[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19期

2 ;精選目次:腦卒中[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23期

3 王茂斌;腦卒中康復研究的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1年05期

4 李紅玲;小組治療改善腦卒中康復時間利用[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2003年01期

5 賈子善;;努力探索腦卒中康復的最佳環(huán)境[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年07期

6 李德運;;全面推進我國腦卒中康復工作的發(fā)展——在2009全國腦卒中康復治療論壇上的講話[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年22期

7 王贊麗;趙岳;;腦卒中照顧者綜合照顧能力與照顧壓力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2012年08期

8 白玉書;腦卒中后運動功能的康復與醫(yī)療[J];河北醫(yī)學;1998年01期

9 徐隆紹;腦卒中康復訓練的誤區(qū)[J];長壽;2005年07期

10 李金波;;腦卒中康復四步走[J];人人健康;2012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靳佩君;;老年腦卒中康復期綜合護理措施[A];全國護理行政管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張佐佳;;幼兒腦卒中康復問題探討[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二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3 陳君;顏驊;李澤兵;林岳軍;王青青;陳冬冬;;社區(qū)腦卒中患者的功能狀況調查[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通;;從深度和廣度兩個層面開展我國的腦卒中康復工作[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老年康復學術大會上海市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復診療提高班論文匯編[C];2008年

5 賈子善;;虛擬情景訓練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四次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次養(yǎng)生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朱毅;;運動控制在腦卒中康復治療中應用[A];2012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實用康復論壇暨運動康復新理念培訓班資料匯編[C];2012年

7 仰唯棟;;對腦卒中患者家屬提供康復支持的意義[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8 肖洪波;陳瑞全;朱宗俊;羅金發(fā);楊俊杰;;早期運用促通技術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療效[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A];第二屆中西醫(yī)結合腦病診治新進展高級研討班專家講義及論文匯編[C];2010年

10 張曙光;;腦卒中康復療效觀察[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全國運動療法學術會議暨心腦血管病康復研討班論文匯編[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省襄陽市中醫(yī)醫(yī)院 李麗 唐漢平;腦卒中康復8原則[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張通 鈕竹;腦卒中:治療+康復訓練最經(jīng)濟[N];健康報;2003年

3 本報特約記者 陳亞偉;腦卒中康復可用“強制法”[N];保健時報;2007年

4 王雪飛;我國腦卒中康復模式與國際接軌[N];健康報;2004年

5 健康時報特約專家 董艷娟;腦卒中康復要放手[N];健康時報;2005年

6 陳漢橋;中醫(yī)治療腦卒中有突破[N];健康報;2002年

7 胡曉震 本報記者 葉青;腦卒中后如何防骨折[N];沈陽日報;2010年

8 健康時報記者 鄭帆影;中美康復差距在哪里?[N];健康時報;2012年

9 健康時報實習記者 馬淑燕 韋川南 特約記者 陳亞偉;卒中康復上好四節(jié)課[N];健康時報;2012年

10 張皓;腦卒中康復要面面俱到(上)[N];健康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華;新華社區(qū)腦卒中的疾病負擔及人群防治干預策略的經(jīng)濟學評價[D];復旦大學;2008年

2 錢春榮;腦卒中患者延續(xù)護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評價[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陸敏;運動訓練與電針治療對腦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jīng)可塑性和腦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小炫;中文版簡易智能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的信效度初步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陳善佳;腦卒中簡明型ICF核心分類量表在康復臨床的應用研究[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劉麗娟;腦卒中患者膝關節(jié)肌肉功能對運動功能影響的相關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李靜;延續(xù)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5 周琳;公共政策視角下腦卒中社區(qū)管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6 王佳琪;腦卒中患者坐起雙側下肢的動力學及表面肌電特征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

7 劉曼;我國腦卒中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8 劉玨;兩種軀干控制訓練對早期腦卒中患者康復療效影響的對比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5年

9 馮紅霞;益陽灸對腦卒中后上肢痙攣狀態(tài)的臨床療效觀察[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5年

10 馬波;腦卒中患者延續(xù)性護理服務需求現(xiàn)狀及效果評價[D];吉林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33905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33905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60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