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腦卒中危險因素與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4 05:26
本文關鍵詞:心源性腦卒中危險因素與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 出處:《瀘州醫(yī)學院》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心源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牛津郡社區(qū)卒中計劃分型(OCSP分型)、梗死面積、中醫(yī)病類、中醫(yī)證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期為心源性腦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據。方法:篩選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瀘州醫(yī)學院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心腦病科以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收治入院的患者,詳細分析其病例資料,其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等)、既往病史(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栓塞史、吸煙及飲酒史等)、輔助檢查(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D-二聚體、N端腦鈉肽前體、超敏C反應蛋白、頸部血管彩超、心臟彩超、頭顱CT或MRI檢查等)。根據發(fā)病原因,將入選的376例患者分為心源性腦卒中組(病例組)84例,以及非心源性腦卒中組(對照組)292例,通過統(tǒng)計分析,探討心源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年齡60歲、二尖瓣狹窄、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房顫、栓塞史、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N端腦鈉肽前體、D-二聚體、左室射血分數、左房內徑)與OCSP分型以及梗死面積的關系,并探討心源性腦卒中相關因素與中醫(yī)病類及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結果:1、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60歲、二尖瓣狹窄、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房顫、栓塞史、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應蛋白(hs-CRP)、N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D-二聚體(DD)、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房內徑(LAD)與心源性腦卒中相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再進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歸得到最優(yōu)模型,以a=0.05水平為界,共6個因素納入方程(年齡分組(60歲)、栓塞史、DD(>1mg/L)、LAD(35mm)、房顫、風濕性心瓣膜病);這6個因素根據偏回歸系數的大小排序為:房顫、栓塞史、風濕性心瓣膜病、LAD、 DD、年齡,均為心源性腦卒中的獨立高危因素。2、ROC曲線分析:hs-CRP, NT-ProBNP, DD的曲線下面積分別0.755,0.729,0.7581;其中hs-CRP、 NT-ProBNP、DD曲線上的左上角頂點值分別13.4850(敏感度=0.690,特異度=0.784)、586.07(敏感度=0.643,特異度=0.753)、1.1350(敏感度=0.631,特異度=0.774),LAD、LVEF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79,0.321,其中LAD曲線中左上頂點值為33.50,敏感度=0.821,特異度=0.592。3、心源性腦卒中組:大面積梗死占48.8%、中面積梗死占29.8%、小面積梗死占15.5%、腔梗占6.0%,與非心源性腦卒中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梗死面積與相關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DD ( 1mg/L)、房顫、NT-ProBNP (>300)、hs-CRP (10mg/L)對梗死面積的影響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OR值大小,DD (1mg/L)、房顫、NT-ProBNP (>300)、hs-CRP (10mg/L)對梗死面積的影響依次減小。4、心源性腦卒中組:腔隙性腦梗死(LACI)占2.4%、后循環(huán)梗死(POCI)占7.1%、部分前循環(huán)梗死(PACI)占47.6%、完全前循環(huán)梗死(TACI)占42.9%,與非心源性腦卒中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以TACI, PACI, POCI, LACI為因變量建立Logistic回歸方程顯示:與TACI發(fā)生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房顫(OR:1.830,95%CI: 1.466-10.481)、 hs-CRP10mg/L (OR:2.756,95%CI:1.448-16.948)、 NT-ProBNP300 (OR:0.937,95%CI:0.175-0.983)、DD1mg/L (OR:5.340,95%CI:1.100-25.931);與PACI發(fā)生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房顫(OR:1.740,95%CI: 1.131-23.079)、hs-CRP10mg/L (OR:1.147,95%CI、1.220-5.980). NT-ProBNP300 (OR:0.523,95%CI: 0.117-0.839);與POCI發(fā)生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房顫(OR:1.427,95%CI:1.234-32.086)、栓塞史(OR: 1.235,95%Cu: 1.182-15.028);與LACI發(fā)生相關的危險因素有:房顫(OR: 3.940,95%Ci: 2.034-5.038)、LVEF≤55%(OR:3.243,95%CI: 2.352-6.305)。5、心源性腦卒中組:輕型11.9%、普通型28.6%、重型45.2%、極重度型14.3%,與非心源性腦卒中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中醫(yī)病類分型與相關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房顫、NT-ProBNP、hs-CRP與中醫(yī)病類分型相關。根據OR值大小,NT-ProBNP、房顫、hs-CRP、年齡60歲對中醫(yī)病類分型的影響依次減小。6、心源性腦卒中組中醫(yī)各證型所占比例:風痰火亢證15.5%、風火上擾證6.0%、痰熱腑實證16.7%、風痰瘀阻證22.6%、痰濕蒙神證31.0%、氣虛血瘀證4.8%、陰虛風動證3.6%,與非心源性腦卒中比較,各中醫(yī)證型的分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ǚ綑z驗分析相關疾病史與心源性腦卒中組不同證型關系的結果顯示:心源性腦卒中組風痰瘀阻證多見于二尖瓣狹窄及風濕性心瓣膜病,與心源性腦卒中組其他證型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方差分析提示,輔助檢查指標與心源性腦卒中不同證型關系的結果顯示:Hcy在風火上擾證中升高明顯,與其他證型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NT-ProBNP、DD在痰濕蒙神證較中升高明顯,與其他證型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年齡60歲、二尖瓣狹窄、缺血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房顫、栓塞史、Hcy、hs-CRP、NT-ProBNP、DD、LVEF、LAD均為心源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其中房顫、栓塞史、風濕性心瓣膜病、LAD (35mm)、DD (1mg/L)、年齡(60歲)為心源性腦卒中的獨立高危因素。2、hs-CRP、NT-ProBNP、DD、 LAD對心源性腦卒中的診斷具有預測價值,且LAD靈敏度較高,hs-CRP、 NT-ProBNP、DD特異度較高。3、心源性腦卒中發(fā)生大面積腦梗死的風險較非心源性腦卒中高,危險因素中DD(>1mg/L)、房顫、NT-ProBNP ( 300)、hs-CRP (10mg/L)對梗死面積的影響較大,DD水平影響最大,且DD≤1mg/L、NT-ProBNP≤300、hs-CRP≤10mg/L以及非房顫患者的心源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生大面積梗死的風險低。4、心源性腦卒中組PACI、TACI所占比例較非心源性腦卒中組高,危險因素中房顫對OCSP各分型的影響均較大,hs-CRP、NT-ProBNP水平對TACI及PACI影響較大,DD水平對TACI影響較大。5、中醫(yī)病類分型:心源性腦卒中組多為重型,年齡、房顫、NT-ProBNP、hs-CRP對中醫(yī)病類分型影響較大,其中,NT-ProBNP影響最大;且年齡60歲,NT-ProBNP≤300、hs-CRP≤10 mg/L以及非房顫患者發(fā)生更嚴重一級分型的風險低。6、心源性腦卒中組中痰濕蒙神所占比例最高,風痰瘀阻證多見于二尖瓣狹窄及風濕性心瓣膜病,Hcy在風火上擾證中升高明顯,而NT-ProBNP、DD在痰濕蒙神證中升高明顯。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靖東;吳承志;呂曉俠;董少軍;馬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9年01期
,本文編號:13270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3270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