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分析高分辨MRI與MRA對穿支動脈供血區(qū)腦梗死責任血管的診斷價值
本文關鍵詞:對比分析高分辨MRI與MRA對穿支動脈供血區(qū)腦梗死責任血管的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高分辨率MRI(HRMRI)與MRA對穿支動脈供血區(qū)腦梗死患者責任血管的診斷評估價值。方法對24例穿支動脈供血區(qū)腦梗死患者進行常規(guī)MRI、MRA檢查,根據(jù)梗死區(qū)解剖學的血管支配參照MRA行相應責任血管的HRMRI檢查。Fisher精確概率法比較HRMRI與MRA對穿支動脈的載體血管(大腦中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狹窄的識別情況;Wilcoxon配對秩和檢驗比較HRMRI與MRA評估的穿支動脈載體血管的狹窄程度。分析患者顱內動脈斑塊的特征、斑塊對穿支血管開口及本身的影響。結果24例患者,梗死灶位于基底節(jié)區(qū)17例、腦干7例(其中3例小腦受累)。共檢查24支穿支動脈載體血管包括大腦中動脈17支、椎動脈1支、基底動脈6支。HRMRI判斷責任載體血管狹窄的檢出率(91.67%,22/24)明顯高于MRA(62.5%,15/24)(P0.05)。對狹窄程度的判斷HRMRI比MRA更準確(Z=91,P0.05)。HRMRI示23支載體血管有斑塊形成,1支內膜增厚。8例HRMRI顯示斑塊覆蓋或累及穿支血動脈開口;5例HRMRI示穿支動脈本身狹窄。而MRA不能顯示穿支動脈及開口情況(P0.05)。結論 HRMRI對穿支動脈的載體血管有無狹窄及狹窄程度的判斷優(yōu)于MRA,還能顯示穿支動脈本身管徑和開口受累情況,為穿支動脈供血區(qū)腦梗死的發(fā)生機制提供更多的循證醫(yī)學的依據(jù)。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分類號】:R743.33;R445.2
【正文快照】: 穿支動脈是從顱內載體大動脈發(fā)出的穿行進入腦組織內的小動脈,無吻合支。最常見的是豆紋動脈和腦橋動脈。當穿支動脈本身病變狹窄、閉塞或開口受載體動脈病變累及而狹窄或閉塞時,其供血區(qū)易發(fā)生梗死。責任血管包括載體動脈及穿支動脈。常規(guī)CTA、MRA只能顯示載體動脈血管內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厲孟;高秋明;劉興炎;文益民;;不同穿支供血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踝周軟組織缺損[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2年06期
2 郭宇;石小田;劉蒙蒙;田豐源;劉婉婷;陳飛;湯賓燕;邱勛永;;臀腰部皮穿支及其相互關系的數(shù)字化模型[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4年01期
3 柴益民,林崇正,馬心赤,陳漢東,陳彥X;穿支蒂皮瓣修復臀骶部軟組織缺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5年07期
4 周鵬;楊新東;徐象黨;唐茂林;;股前外側區(qū)穿支動脈的形態(tài)學研究及皮瓣設計[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7年03期
5 侯團結;高學宏;寧金龍;李小靜;李平松;;肌皮穿支瓣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6年05期
6 ;新書推介[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年16期
7 孟朝暉;梁鋼;孫建平;;不同節(jié)段的穿支蒂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下肢缺損[J];中國骨傷;2013年08期
8 黃東;孫鋒;吳偉熾;張惠茹;牟勇;黃國英;;縫匠肌穿支肌皮瓣修復膝周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2年05期
9 孫敬巖;尹健;;影像學評估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血運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2012年11期
10 陳雪松;肖茂明;王元山;黃敢;管力;張黎明;周晨;;吻合穿支游離腓腸神經營養(yǎng)血管腓骨皮瓣的臨床應用[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松林;;游離超薄穿支皮瓣的臨床研究—如何修薄穿支入皮點?[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2 胡瑞斌;王欣;潘家棟;黃耀鵬;周丹亞;滕曉峰;;穿支對穿支吻合的穿支皮瓣移植成活率臨床分析[A];2013年全國激光醫(yī)學學術聯(lián)合會議暨2013年浙江省醫(yī)學會整形美容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3 徐達傳;莊躍宏;;腹前外側部穿支體形態(tài)學及其血供分區(qū)[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4 王飛云;周明武;李士民;幸超峰;宋力;王瑞金;熊穎杰;;游離穿支雙葉皮瓣修復手指皮膚缺損[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5 周明武;宋力;幸超峰;王飛云;李士民;楊瑞甫;朱杰;熊穎杰;;穿支孿生組織瓣橋式轉移修復患側脛骨上段骨外露骨缺損[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6 高偉陽;何智靈;;大鼠背部穿支蒂皮瓣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7 劉楊武;楊曉東;樓旭鵬;楊錦;付尚俊;陳逸民;丁建波;;游離超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復手足部軟組織缺損[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林加福;林金堆;鄭和平;;乆窩直接穿支蒂股后皮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礎[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9 寧金龍;李小靜;張林;高學宏;朱飛;侯團結;李虎;;跖底內側皮穿支V-Y滑行瓣修復足跟缺損[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四次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謝松林;;激光多普勒在優(yōu)化設計游離削薄的股前外側穿支皮瓣中的初步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喬羽飛;超聲影像在腹壁下動脈穿支選擇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2 魏建偉;肌間隔穿支蒂與穿支筋膜蒂皮瓣的兔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D];中南大學;2013年
3 莊躍宏;穿支體形態(tài)學及跨區(qū)皮瓣存活機制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江奕恒;股前外側區(qū)穿支血管三維重建與修薄皮瓣血供關系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梁曉琴;股后、股前內側區(qū)穿支血管的顯微解剖研究及臨床應用報告[D];山東大學;2013年
6 李海洲;嚴重臉面創(chuàng)傷性毀形治療策略的研究與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志平;足底動脈足背穿支皮瓣的解剖學基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Pr;應用穿支螺旋槳皮瓣修復軟組織肉瘤切除術后軀干及四肢缺損的探討[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張薦;彩色多普勒在腓腸內側動脈穿支皮瓣中的應用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沈美華;基于CTA的3種穿支組織瓣的可視化設計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常樹森;股前外側皮瓣術前設計優(yōu)化及臨床應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6年
6 范新宇;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對穿支血管增生影響的臨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栗翠英;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股前外側皮瓣穿支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沈忠飛;前臂穿支血管的應用解剖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劉偉;前臂尺側穿支動脈皮瓣的顯微解剖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曾昂;穿支島狀皮瓣的臨床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422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24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