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直流電刺激改善基底節(jié)內囊區(qū)梗死患者注意力的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經顱直流電刺激改善基底節(jié)內囊區(qū)梗死患者注意力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改善基底節(jié)內囊區(qū)梗死患者注意力的療效。方法連續(xù)納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就診的60例基底節(jié)內囊區(qū)梗死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0例。2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康復訓練,試驗組同步行t DCS治療,對照組行tDCS偽刺激。分別在干預前和干預4周后實施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d2注意力測驗和事件相關電位P300(ERP-P300)的測評與分析,并進行組間比較。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ERP-P300潛伏期縮短、波幅增高(均P0.05),Mo CA量表總分[試驗組:(22.7±2.7)分比(15.5±2.4)分;對照組:(17.2±2.5)分比(15.6±2.3)分]和注意維度評分[試驗組:(4.6±1.2)分比(2.4±1.6)分;對照組:(3.6±1.5)分比(2.5±1.5)分]以及d2注意力測驗任務完成總量、總成績、集中程度評分[試驗組:(295±31)分比(250±45)分,(279±38)分比(223±52)分,(97±22)分比(75±25)分;對照組:(276±33)分比(247±45)分,(257±39)分比(211±56)分,(84±23)分比(71±24)分]均提高(均P0.05),且試驗組患者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tDCS有助于改善基底節(jié)內囊區(qū)梗死患者的注意力。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身醫(yī)學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qū)項目(81260295) 江西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GJJ150038) 江西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2BBG70069) 江西省衛(wèi)生廳科技計劃重大攻關項目(20094003)
【分類號】:R743.3
【正文快照】: 1/2~2/3的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幾乎所有認知功能障礙患者伴有注意障礙[1]。注意力是認知活動的基礎,貫穿于整個認知過程,是完成各項日常活動的必要條件[2]。注意力缺陷會影響患者理解和掌握康復治療過程中所需信息的能力,影響其他認知和運動功能的恢復,也會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實驗性短期電刺激引起的機體紊亂(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08期
2 王磊;;電刺激下肌肉的離散時間模型[J];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1987年04期
3 郭興明,鄭爾信,王淑儀;脈沖電刺激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1993年04期
4 周維金,陳立嘉,孟申,張皓;肌電反饋及肌電觸發(fā)電刺激對偏癱患者伸腕功能康復的價值[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6年05期
5 桂福如;電刺激在醫(yī)療中的應用與展望[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1996年01期
6 劉小林,程鋼,朱家愷,鄭劍文;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中神經小束電刺激閾值的臨床分析[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6年03期
7 湯瑩,楊勇驥,宋田斌,吳越,邰艷紅,沙繼宏,葉煦亭,鄭尊;計算機控制的電刺激-超低溫快速冷凍固定同步的研究[J];電子顯微學報;2000年03期
8 ;長期電刺激引起的機體紊亂(英文)[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10期
9 顧正,林家瑞,原蕓,黃曉琳,華小梅;電刺激技術在運動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19期
10 何祥,張微;雙側電刺激并靜注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對生長相關蛋白-43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2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錢龍;吳東宇;;經顱直流電刺激及其臨床應用[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會議指南[C];2010年
2 李揚政;李建華;吳濤;;不同電刺激對提高健康人群肌力的研究進展[A];2011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3 張毓笠;王伯雄;;肌電刺激儀器及其在醫(yī)學治療中的作用[A];海峽兩岸醫(yī)療儀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4 黃先森;;經顱直流電刺激在中風康復中的應用進展[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朱曉瑾;張旭;王輝;閻立麗;;高頻電刺激對周圍神經傳導阻斷的動物實驗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7分會場:環(huán)境危害與健康防護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戎科;;偏癱步態(tài)的建模及動態(tài)電刺激康復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2012)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7 王紅星;;重復頻率電刺激[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肌電圖與臨床電生理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2年
8 梅慧嫻;成良;陳其才;;下丘局部電刺激對聽神經元最佳頻率和幅度敏感性的實時調制[A];中國生理學會第23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生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文集[C];2010年
9 王優(yōu)芳;;低頻脈沖電刺激配合手法按摩老年中風便秘的療效觀察[A];2013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浙江省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10 沈明;覃云凌;于建紅;;經直腸電刺激取精術[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蘇州市農科所 高建峰;電刺激 促美蛙生長[N];江蘇科技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何英;缺電刺激埃及向“風光”邁進[N];中國能源報;2014年
3 ;加一點電刺激能做“清醒夢”[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4 風信;治療中風偏癱雙管齊下更有利[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5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黃學超;穴位電刺激 戒酒效果好[N];健康時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張曄 本報實習生 徐羽宏;意念控制:咱們瞧瞧地球上的“阿凡達”[N];科技日報;2014年
7 中國醫(yī)科院整形外科醫(yī)院麻醉科薛富善;綜合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N];健康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余穎;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對于軸突高頻電刺激的響應及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閆曉東;電刺激促進大鼠背根神經節(jié)神經元突起生長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蔡昌思;不同位置及模式電刺激誘發(fā)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及視皮層的響應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凱;電刺激兔眼視神經誘發(fā)皮層電位的實驗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5 劉愛國;電刺激對豚鼠聽神經興奮性影響[D];復旦大學;2003年
6 王曉琳;電刺激大鼠上矢狀竇血管源性頭痛模型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7 沈瑾;電刺激處理牛肉的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3年
8 姜磊;偏頭痛痛覺機制—電刺激清醒大鼠上矢狀竇區(qū)硬腦膜后三叉神經核尾側復合體基因表達譜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9 羅欣;電刺激和延遲冷卻對牛肉食用品質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鄒彬;電刺激干預對廢用性肌萎縮大鼠線粒體生物合成和呼吸功能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薛磊;前視結節(jié)電刺激對熊蜂飛行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史彬;采用血氧水平依賴—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經顱直流電刺激調節(jié)吸煙渴求的神經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陳冬明;電刺激對稀有泩鯽(Gobiocrypris rarus)性腺發(fā)育及繁殖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5年
4 任冬冬;重復性眶周交流電刺激對單眼剝奪小鼠視皮層可塑性的作用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李雪;TMD患者電刺激后唾液皮質醇變化及與疼痛災難化認知的相關關系[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黃新;視網膜上假體的電刺激脈沖及其波形的優(yōu)化[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田園;低壓電刺激對成熟過程中牦牛肉品質的改善[D];甘肅農業(yè)大學;2015年
8 盧嘉奕;高頻電刺激指導下的腎動脈近段的腎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何康;電刺激與電損毀腹外側視前區(qū)對大鼠睡眠活動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10 戎科;偏癱步態(tài)的建模及動態(tài)電刺激康復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1515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15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