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關因素調(diào)查分析
本文關鍵詞: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關因素調(diào)查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關因素,為健康教育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用多維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MHLC-C)對204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健康權威人士(醫(yī)生)控制維度得分(5.06±0.88)最高,健康機遇控制維度得分(2.98±0.97)最低;男性患者在健康內(nèi)部控制維度得分(23.52±6.35)高于女性患者(21.50±6.06);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內(nèi)部控制和健康權威人士(醫(yī)生)控制維度得分越高;Barthel指數(shù)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內(nèi)部控制維度得分越高,健康機遇控制維度得分越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傾向于健康外部控制,不同性別、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Barthel指數(shù)的患者,其健康心理控制源傾向不同,醫(yī)護人員應針對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傾向給予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單位】: 重慶醫(yī)藥高等?茖W校;中山大學護理學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關鍵詞】: 缺血性腦卒中 健康心理控制源 相關因素
【基金】:廣東省醫(yī)學科研基金項目(A2014211)
【分類號】:R743.3
【正文快照】: “健康心理控制源”來源于Rotter的心理控制源理論,指個體相信自身的健康狀況是由自己決定,還是由權威人士決定,或是機遇、命運控制的結果[1]。傾向于健康內(nèi)部控制的個體會主動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傾向于健康機遇控制的個體則喜歡聽天由命,不會主動采取健康行為;傾向于健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楚玉,馮明暉,林舜亮,楊嶺生;大陸、港澳地區(qū)研究生心理控制源的研究[J];廣東醫(yī)學;2005年02期
2 孔德榮;;學業(yè)不良兒童家庭環(huán)境與心理控制源的對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9期
3 余善法,張銳,谷桂珍;工作心理控制源量表中文譯本的應用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00年04期
4 褚猷模,楊廷忠,黃麗;銅山縣高中男生心理控制源與吸煙、飲酒行為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年06期
5 鐘慧,李鳴;大學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及其與情緒的關系[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4年01期
6 李永鑫;;護士心理控制源、應對方式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7 鄒玲;甘怡群;;青少年心理控制源與抑郁:窮思竭慮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8 羅嵐;陳尚恒;;大學特困生心理控制源分析[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7年04期
9 桑文華;秦新紅;于雪竹;劉建叢;楊老虎;;心理控制源及相關因素對高考學生家長焦慮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2期
10 王魯慧;崔國生;;醫(yī)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及心理控制源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敬群;陳秀蘭;;反事實思維與自尊、內(nèi)外心理控制源的關系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2 郭慶科;;心理控制源與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王鋼;;三~五年級小學生心理控制源的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梁熙;劉愫;湯沛;;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生活習慣的相關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付思云;丁聰芬;周平艷;;小學兒童心理控制源與孤獨感相關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江熔霞;許建麗;;心理控制源對海洛因戒斷者心理渴求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劉玲;郝玉芳;李麗萍;劉曉虹;;護生心理控制源與其職業(yè)認同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鋼;;師范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與心理控制源關系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謝東;陳仲庚;;A型被試作業(yè)特點及其與心理控制源傾向的關系[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10 劉麗;;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與中學生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A];經(jīng)濟策論(上)[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他們成了自身超強能力的奴隸[N];上海證券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亞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高奇;醫(yī)科大學生自卑心理實證研究與干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姜翠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4 余航;心理控制源對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D];天津體育學院;2015年
5 石瑛;漢藏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與心理控制源關系的跨文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6 許德鎮(zhèn);上海市碩士研究生多維度心理控制源、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賴月月;自尊、心理控制源對高中留守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年
8 康茜;中學生自尊、心理控制源及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婁霞;大學生心理控制源、休閑動機和無聊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劉賢偉;價值觀、新生態(tài)范式以及環(huán)境心理控制源對親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391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103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