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在感染性皮膚病中的診斷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20:04
  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RCM)是一種可以實現(xiàn)細胞水平實時成像的無創(chuàng)皮膚影像學檢查技術(shù),其在色素性皮膚病、皮膚腫瘤及某些炎癥性皮膚病中的應用已得到普遍認可,某些感染性皮膚病亦有典型的RCM圖像。筆者查閱了國內(nèi)外RCM在感染性皮膚病中的應用文獻,結(jié)合臨床應用實例,闡述了其在感染性皮膚病,尤其皰疹病毒、軟疣痘病毒、淺部真菌病、毛囊蠕形螨感染等疾病中的典型表現(xiàn)及診斷價值。RCM可以為某些早期或臨床不典型感染性皮膚病提供可靠的實驗室檢查證據(jù)。 

【文章來源】: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0,19(06)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在感染性皮膚病中的診斷價值


面部皮炎繼發(fā)Kaposi水痘樣疹患者

蠕形螨,毛囊,患者,健康人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毛囊蠕形螨檢查手段是擠壓法,金標準仍是標準化皮膚表層取材法(Standardized skin surface biopsy,SSSB),此2種方法均可給患者帶來不適感。已有研究證明,較之前述兩種方法,RCM在毛囊蠕形螨感染檢測中是一種更為敏感、準確、簡便的方法[18-19]。RCM可以很好地辨認毛囊蠕形螨,其往往出現(xiàn)在毛囊漏斗部,垂直掃描平面時,表現(xiàn)為膨脹的毛囊內(nèi)簇集的、閃亮的、圓形或錐形灰色結(jié)構(gòu),周圍有透明環(huán),直徑大約4~9μm,見圖6。據(jù)筆者觀察,在距表皮10~90μm的深度掃描均能獲得較為滿意的不同深度毛囊蠕形螨圖像。皮脂蠕形螨寄生于毛囊深部,靠近皮脂腺位置,利用RCM無法進行觀察,因受技術(shù)限制,RCM的穿透力為150~350μm。Sattler等[20]利用RCM對25例玫瑰痤瘡患者和25例健康人進行了毛囊蠕形螨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患者和健康人5 mm2區(qū)域內(nèi)蠕形螨數(shù)量分別為94.2、22.4;平均單個毛囊內(nèi)蠕形螨數(shù)量分別為0.7~0.8、0.1~0.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urgut等[19]對48例患者分別用SSSB法和RCM進行了毛囊蠕形螨的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0 mm2面積內(nèi),以上2種方法檢測結(jié)果分別是15.3±18.1和409.8±209.2。顯然,與SSSB法相比,RCM檢測毛囊蠕形螨的準確度更高。近年,國內(nèi)也有學者對RCM檢測毛囊蠕形螨與傳統(tǒng)實驗室方法進行了比較,并認可RCM在此方面的應用[19,21]。

帶狀皰疹,水痘,皮炎,面部


右腋下帶狀皰疹早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共聚焦顯微鏡在皰疹病毒感染紅斑-水腫期診斷中的應用[J]. 顧安康,蔣俊青,劉鑫鵬,徐海燕,肖尹,張理濤.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9(03)
[2]傳染性軟疣皮膚鏡和共聚焦顯微鏡的圖像特征[J]. 張芳,梁森.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8(09)
[3]共聚焦激光顯微鏡掃描在面部毛囊蠕形螨檢測中的應用[J]. 吳曹英,鄒云敏,于世榮,張德志,康曉靜.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8(04)
[4]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檢測毛囊蠕形螨感染的臨床應用[J]. 陳蕾,高峰,于維恒,孫文啟,丁惠玲.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7(11)
[5]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在炎癥性皮膚病診療中的應用[J]. 江文才,袁超.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7(05)
[6]皰疹病毒性皮膚病在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下的圖像特征[J]. 于世榮,趙香華,普雄明,張德志,吳秀娟,劉建勇.  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 2015(02)



本文編號:33120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3120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776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