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甘草酸苷對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癥狀評分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4 19:18
目的探討復方甘草酸苷對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癥狀評分及炎癥因子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2組,各49例。對照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膠囊治療,觀察組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癥狀評分、炎癥因子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皮膚瘙癢程度、風團、紅斑癥狀積分較低,IFN-γ、IL-2較高,IL-4、IgE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文章來源】:皮膚病與性病. 2020,42(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癥狀評分
2.2 炎癥因子
2.3 不良反應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 周美聯(lián),盧明輝,劉紀朋,劉麗麗,尹保會.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8)
[2]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及對血清白細胞介素23和33、趨化因子PARC/CCL-18的影響[J]. 徐延峰,杜威萍,駱志成,沈海蓮.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9 (05)
[3]慢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TLR信號分子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李彤.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9(03)
[4]消疹托透飲協(xié)定方聯(lián)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研究[J]. 曹俊,劉卉.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9(03)
[5]雷公藤多苷片對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血清內皮抑素及TSP-1的影響[J]. 周美聯(lián),盧明輝,劉紀朋,劉麗麗,尹保會,高順強.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8(07)
[6]復方甘草酸苷片對慢性蕁麻疹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水平的影響[J]. 施林林,劉振強,戚建明.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19)
[7]左西替利嗪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兒童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 廖駿華,楊華英,張良.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7(09)
本文編號:3033717
【文章來源】:皮膚病與性病. 2020,42(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入選標準
1.3 方法
1.4 評價指標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癥狀評分
2.2 炎癥因子
2.3 不良反應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 周美聯(lián),盧明輝,劉紀朋,劉麗麗,尹保會.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8)
[2]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療效及對血清白細胞介素23和33、趨化因子PARC/CCL-18的影響[J]. 徐延峰,杜威萍,駱志成,沈海蓮.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9 (05)
[3]慢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TLR信號分子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李彤. 中國醫(yī)師雜志. 2019(03)
[4]消疹托透飲協(xié)定方聯(lián)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研究[J]. 曹俊,劉卉.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9(03)
[5]雷公藤多苷片對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血清內皮抑素及TSP-1的影響[J]. 周美聯(lián),盧明輝,劉紀朋,劉麗麗,尹保會,高順強.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8(07)
[6]復方甘草酸苷片對慢性蕁麻疹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水平的影響[J]. 施林林,劉振強,戚建明.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19)
[7]左西替利嗪聯(lián)合孟魯司特治療兒童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 廖駿華,楊華英,張良.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7(09)
本文編號:30337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30337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